所谓供应链设计,从企业角度考虑就是企业之间如何建立业务关系,怎样划分各自的边界。
但从宏观的视角,供应链设计其实是国家层面对产业链的规划,它关乎如何对待老旧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组织结构,这些都是构成设计力的关键元素。
拿半导体行业来说,表面看美国似乎把制造权让了出去,但实际上美国还是牢牢控制着这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从芯片设计软件到生产设备,再到无工厂代工设计,美国都占据着优势。
比如全球前三的芯片设计软件公司都在美国,六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中有四家是美国的,前十名的代工设计公司中六家也在美国。
这就意味着,虽然芯片制造全球化了,但核心还是控制在美国手里。
供应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进化,寻求平衡。
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尤为重要。
政府通常会提供政策支持,但效果却可能大不相同。
咱们可以看看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来理解供应链设计力的作用。
要知道,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其实经历了一场国际赛跑。
起初,美国掌握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并制定了相关计划,但产业化并不顺利,政府支持的企业破产。
后来,日本成功推广了屋顶太阳能技术,德国则通过立法和补贴政策激活了欧洲市场。
但最后真正推动光伏技术普及并降低成本,使其成为商业化能源的是中国。
在2000年时,日本在光伏装机容量上遥遥领先,即便是到了2006年中国光伏产业开始崛起,全球的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德国、西班牙和日本,日本是中国的15倍以上。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了专项资金,加强对多晶硅材料和生产设备的研发,力图弥补在供应链中的不足。
于是到2007年,在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量激增的情况下,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但就在产能迅速扩张的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周期性的波动和原材料市场的不稳定性。
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市场需求锐减,原料价格暴跌,光伏产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以刺激国内市场的发展。
到了2010年,中国的光伏产线数量迅猛增长。
2011年,无锡尚德成为当时全球光伏市场的领导者。
但此后不久,欧美的反倾销制裁让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创,许多企业倒闭。
为了应对外贸出口的困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光伏发电入网,帮助国内市场走向应用,让企业渡过了难关。
随着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光伏制造商继续发展。
到2022年,全球前10名光伏组件供应商中,8家为中国企业,韩国和美国各有一家,曾经领先的日本企业已不在榜单之上。
光伏产业成为中国高级工业文明的代表,展现了中国供应链的全链发展实力,也体现了高层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供应链攻防战中有三个要素决定它的态势:
企业交互的连接力、关键价值点的控制力和产业发展的设计力。
美国对中国的“脱钩断链”也是围绕这三条线索进行的;
即收紧供应链控制力、加强供应链设计力,同时动摇中国的供应链连接力。
它不仅是企业之间的商战,也是国家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