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为什么会有供应链攻防战?
在供应链攻防战背后,全球化的逻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到全球化,就不能不提到中国加入WTO。
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也重塑了全球经济的版图。
要知道,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就从当年的5000亿美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6.3万亿美元。
中国GDP总量从当年位居世界第六,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GDP相对美国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8上升到2022年的70%左右。
很显然,加入WTO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但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看,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
中国经济奇迹与其他很多国家的发展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在2015年前后,这种全球化的逻辑发生了转变。
在2015年之前,全球化的逻辑是效率至上,降低成本,自由流动。
简单地说,就是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最大利润,把自己的生产基地或制造环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
而美国作为二战后企业实力最强的国家,对塑造全球化格局起到了巨大作用。
就拿当年的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来说。
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靠农业和轻工业,后来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策略,先是接手了国际贸易带来的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然后发展到了电子、家电、半导体、汽车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1990年代进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美国的市场开放、资本流入和技术转让,对它们的经济飞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亚洲“四小龙”的成功。
但因为中国有更大规模的低成本劳动力,加上政府对经济的强力把控,与西方源源不断的资本相结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
当然,在这一轮全球化中,美国也是巨大的受益者。
就拿苹果公司来说,它的市值领先全球,但有90%的手机是在中国制造的。
再看沃尔玛,自从2014年以来连续9年登上全球500强榜首,它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全球采购量的70%。
至于市值超过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总和的特斯拉汽车,2022年在中国的销量占了全球销量的40%,上海工厂生产的车辆更是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可以说,美国的繁荣也是建立在中国供应链基础上的。
中国不仅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还有强大的制造力。
美国设计与中国制造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共赢。
所以林雪萍认为,全球化产业分工不仅让中国变得更强大,也让美国变得更富有。
但遗憾的是,从2015年开始,由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不同经济体的竞争与合作出现新的变化。
全球化从1.0阶段进入了2.0阶段,供应链的企业属性开始融入国家层面的考虑,供应链的安全性替代了成本和效率,成为首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出现了纷争。
从2018年开始,美国连续5次对中国加征关税。
2019年,美国对中国收紧高科技产品出口,并转化成对中国供应链的系统性攻击。
特朗普时代高喊“脱钩”,而拜登政府则强调“去风险化”,中国也在规划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供应链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美国在这场博弈中,除了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卡脖子”以外,还打出了三张牌。
第一张牌叫“回岸制造”,也就是想把制造业拉回美国本土。
比如苹果、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公司,就把一些海外产能迁回了美国。
但总的看来,“回岸制造”效果不大,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太高,并且缺乏配套产业,绝大部分制造业已经不可能回流美国了。
第二张牌叫“近岸制造”,也就是把制造业投在美国邻近国家。
比如2020年,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签署的《美墨加协定》,就是通过特定的政策和标准,鼓励制造业向北美地区迁移。
不过,由于北美地区能承接的产业和产能有限,“近岸制造”依然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美国打出了第三张牌,叫“友岸制造”。
也就是将制造业转移到关系友好的国家。
比如,美国与日本、韩国合作建立半导体工厂,还在越南、印度增加投资。
英特尔在越南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芯片测试和组装工厂,苹果也在印度设立了14个生产基地,打算将在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产量提升至全球总产量的1/4以上。
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削弱中国在供应链上的影响。
供应链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的重点。
尤其在2022年,美国推出三个重要产业政策法案,加上一系列的制裁、围堵措施,都对准了中国。
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更是搅动了欧洲能源市场,迫使欧盟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来确保能源供应的独立性。
世界围绕供应链形成了错综复杂、你来我往的对抗。
如果把世界供应链比作一台原本运转良好的机器,现在这台机器正经历剧烈的震荡。
一场围绕供应链的攻防战已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