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琪
自评教以来,感触颇多。本来就对心理咨询感兴趣,这下,这些个孩子,更加刺激我继续学习心理咨询的信心。
评教满分10,最高10分,最低6分。语数英体音美生活老师全部都评。
案例一
乐乐,语文老师评教7分,其余老师均是6分。这样的分数,一看就令人胆战心惊,是什么样的老师,让这个孩子给予这么可怕的分数,是老师的责任吗?还是这个孩子的原因。
第一次对她印象深刻,是因为我的第一节课他没来。同桌告诉我他叫乐乐。
第二次印象是他来了之后,写卷子速度极慢,但是都可以写对。
第三次印象是她的成绩不再我预想的范围内,因为原老师并没有把她作为后进生名单人员给我。
第四次印象是数学老师告诉我,这个小孩儿可拗,你多注意点他。
本来,这个班级就是代替,想着教一个月,不求大功保持平稳成绩,没有重大事件就可以了,但作为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告诉我不能这样做,确实,和正在读的《爱心与教育》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对于那些个孩子,我尽心尽力的教,付诸全部情感,对于这个“困扰”其他老师的乐乐,我用爱去感恩她,因为从她打的分数中就可以看出她对我有不一样的感情。
……
无数次的交流,无数次的表扬,让乐乐对我没有那么多的抵触情绪。
“老师,乐乐又哭了一节课”!问起原因,“老师,我想回家……”现在这个阶段正是冲刺的好时机,本身基础就差,在一回家更是跟不上了。“乐乐,你看老师刚刚教了你几天,老师非常喜欢你,我感觉你也非常喜欢老师,那你能不能为了老师留着学校好好学习,明天周五我们再回家,好不好……”“好”虽然没有止住眼泪,但是她的语言告诉我,她同意留下来了。
“老师,我想回家……”
“老师,我想回家”……
无数次的我想回家并没有把我弄得烦躁,反而看出这个孩子有问题,她抵触来学校,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原因“我奶奶就没有上学,现在在家也享福呢?我如果不上学,将来也会像我奶奶这样的……”你听听她的思维,这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啊!另一方面,学校没有给她爱的空间,从一年级入学都是这样的,现在早已有两年了,如果好好教育引导,孩子也不会再三年级还是这样的情况啊!
不是说,老师没有引导,也可能是方法不对,或者失去耐心,让孩子一直停滞不前。
乐乐这样典型的一个例子,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知道这种伤害的原因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是否还可以和她再有接触,如果再有接触,我一定要感化这个孩子,找到她不断想回家的原因,找到她不愿意留在学校的原因。
案例二
源源,我应该对他有一个专栏描写,这个孩子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唱反调。
作为一位老师,难免会对孩子画圆饼,但是他好像能看穿老师一样,你画的圆饼在好吃,人家可以给你揭穿,不是他能看穿我的小伎俩,而是人家专门和你唱反调,以和老师唱反调为乐。
每一次听见他唱反调,我都想和孩子一块“孤立”他,多次的孤立,可能会改变他,或变好或变坏,但是老师的良心告诉我,不能这样的,老师带头孤立孩子,这算什么事啊!
所以,对他一次次的容忍。带来的是他一次一次的上窜。
这个孩子教育其实很是简单,家庭原因,他都不怕老师告诉家长,“你告诉我妈呗,反正我妈也不管,我妈爱我的,反而会找你们的事儿”。听听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他这样的话也暴露了他的家庭“地位”,也凸显了家人对他的“溺爱”。若非溺爱,孩子会变成这样吗?
和数学老师商量,不用管他,因为他妈妈默认他这样,他的情况也不让告诉他爸,他爸能管的住他。他妈妈反复强调:有问题和我沟通,不用找孩子他爸。你看看这话,溺爱带来的后果啊!
综上两个案例,孩子在心理都出现了问题,问题在心理咨询行业可能是最简单的问题,可在教育行业,解决就需要费一些力气了,所以,老师学习心理咨询很有必要,学校配备心理咨询老师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