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980——058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晴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一)
——听张祖庆老师的课有感
2019年8月底,张祖庆老师从体制内辞职,我当时正在回老家瓦店的路上,无意得知这一消息,我忍不住热泪盈框,就像没娘的孩子失去了依靠,灵魂失去了依托,无奈,不舍,失落。
祖庆老师的话总是直击我的灵魂。
1、祖庆老师说,师傅是用来学的,不是用来炫的,师傅是用来超越的,不是用来克隆的。
我刚刚成为管建刚老师的徒弟,心里美得直冒泡,正想以此炫耀,祖庆老师的话如当头棒喝,让我清醒,既然成了师傅的徒弟,就要时时处处以师傅的德行为榜样,不能给师傅丢脸。古人经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古代,许多知识不能尽数传授,因为生存压力使然,然而祖庆老师却希望徒弟超过师傅,一是因为艺高人胆大,许多徒弟终其一生也达不到师傅的高度,二是因为他站在整个家国情怀的高度,希望更优秀的人能够传承教育的真谛。
2、祖庆老师说,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缺乏了后远的孩子后期的可持续发展。
我看到太多的孩子因为作业的折磨失去童年的快乐,我看到太多的家长因为无法辅导孩子变得焦虑发狂,“双减”的出世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可是去年能够做到“双减”的学校只有18%,人们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的沉淀。相比孩子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十几年的体制内学校教育真的是微不足道,可是这十几年正处于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想玻璃杯里的跳虱,每次跳起来都碰到瓶盖,等瓶盖去掉,他再也跳不出超过瓶子的高度,所以这十几年的体制内教育,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对生命的扼杀。作为老师,我无法改变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但是我愿意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更多的轻松和自由。
3、祖庆老师说,12岁以前海量阅读,少则500本,多则1000本,每周一到两本,必须是文史哲名著,绝非杂书。
读书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只有大量的阅读才可以拓展他的眼界,灵动他的思维,用一个人的一生过一百个人的一百生,书中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读书就像呼吸、睡觉、吃饭一样不可或缺。我的孩子坚持睡前阅读,每天至少读一本书,如今已有上百本,我们并没有读文史哲名著,绘本、童话居多。《神奇的校车》一套76本,大多关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不一样的卡梅拉》两季24本,想象神奇,由卡梅利多、卡门、贝里奥三个可爱的小伙伴引出历史上的各类名人;《恐龙终极大冒险》一套6本,穿梭于三叠纪、朱罗纪、白垩纪,每一次都会寻找几种代表性恐龙,逼真地讲述恐龙的觅食和打斗……无论什么样的书,对孩子都有营养,只让孩子读文史哲,我恐怕做不到为他提供1000本,如若不限体裁,我会欣然为之。
4、祖庆老师说,跟着文学名著学写作,跟着文学大家学表达。
管建刚老师注重学生习作讲评指导写作,何捷老师注重分析教材指导写作,张祖庆老师注重名著阅读指导写作,三位名师虽然研究的是作文教学,但是依托的抓手不尽相同,创出的特色迥异,所以他们都能自成一派,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
这两年,管建刚老师更加注重习课堂家常课的研究,把成绩看得过重,功利心重,而祖庆老师仍然沿着作文教学的老路前进,令人钦佩。作文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许多老师终其一生只研究了皮毛,如果能够把一生都专注于一件事,取得的成效难以估量。
在讲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作品有局限性,文采、构思、细节都需要推敲,如果能以文学名著为写作的起点,模仿文学大师的表达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孩子的文章一开始就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写作的方式。所以,不能单靠讲评学生的习作,还有依托课本教材和名家名著。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高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