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某一个时刻,也许是愤怒,也许是紧张,也许是恐惧——大脑一片空白,短暂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放任自己做出一些非常愚蠢的事情。
事情过后,又不得不去收拾这些烂摊子,为后果买单。
在这个时候,真的很想去学会“如何控制情绪”,总觉得“学会控制情绪”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但是,这真的是答案吗?
我们常常会陷入情绪的深沼,被一些复杂的情绪所左右,然而我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你是不是也会天真地认为感觉和情绪来自于发生在我们之外的事情:
和朋友相约逛街却被临时放了鸽子,是她害我一整天心情不好
刚买不久的新衣服质量很差,一下子破了洞,是这件衣服让我产生愤怒
手机里播放了一首悲伤的音乐,是这首歌让我产生难过的情绪
我们习以为常将情绪的来源归结于周遭的人、事、物。
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去控制情绪,也会试图避开那些让我们产生某些负面情绪的人和事。
你不想和“有毒”的人在一起,也不想和“触发”你负面情绪的事物在一起。
但,周围的人和环境真的是我们产生感觉和情绪的原因吗?
难道不是我们对环境和周围人的感知和想法改变了我们每时每刻的感觉吗?
试想一下,如果让你和很多不认识的人同时在同一间屋子里品尝同样的食物,你们的体验会完全一样吗?当然不会。
没错,事实是,千人千味。
其他人的所作所为和每一刻我们周遭发生的事并不是引起我们各种感觉和情绪的原因。
这是因为我们“看”或“感知”的方式不同。
所以,情绪是我们对自己想法、对别人想法,对世界想法所引起的反应。更简单地说,情绪都是“想出来的”。
需要明白的是,头脑中这些来来往往的想法会随时干扰和改变我们的感觉,但是这些想法都只是暂时的,它并没有那么的坚不可摧。
想法来来往往,新旧更迭,新的感觉和情绪也会随之而来。
你感到愤怒、受伤、气得要命,这些感觉都是千真万确。但那个让你有这种感觉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我们的内心之中,对自己以及外界事物总有一些固有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想起老虎,就会心生恐惧,而这份恐惧并不是老虎带来的,而是我们心中对“老虎很凶猛”的固有认知造成的。
这种根深蒂固的固有认知常常牵动着我们的情绪。
有这样一个故事:
伊丽莎白因为工作原因急需联系她的合作伙伴莉丽,电话、邮件、短信...各种方式都无法联系成功。
她因此很担心和焦虑:因为这件事情,她的工作会出现各种问题,她的生意是不是要黄了,她是不是要破产了。
伊丽莎白非常愤怒,觉得莉丽太不靠谱了,发誓之后再也不会和莉丽有任何工作上的合作。
一天之后,伊丽莎白收到了莉丽的来电,原来莉丽前一天进了手术室生下了可爱的孩子,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所以错过了伊丽莎白的联系。
那么伊丽莎白的工作呢?其实并没有因为这一个错过的电话而出现多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反而依旧顺利得进展着。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伊丽莎白固有的思维告诉她一定是莉丽不靠谱才联系不上,是莉丽的疏忽,所以才有了接下来一整天的胡思乱想,担心、焦虑、愤怒。
是她的固有认知和想法带给她这些负面的情绪和感受。
那如果在当时,她默默地允许和接纳了这件事,不任由固有认知随意发挥,而是恢复到平静的状态呢?或许根本不需要一整天的身心俱疲。
毕竟,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糟糕。
一旦你允许自己停止追寻固有认知带来的某个大脑中已经设定好的故事,一旦你接纳并允许你的觉察,一个新的视角就会出现。
那些时刻在你脑海中上演的故事,那些你在外面亲眼目睹的事情,正是它们给你带来困扰的情绪和感受。
如果你给它们让路,允许它们如其所是,这些设定好的故事就会自我纠正,走上正轨。
它们唯一会成为问题的时候就是你想要改变它们的时候。
当你不再去不断纠正或改变你脑海中的那些想法和思考时,你才能真正的觉察到你的内在。你就不会再有下意识的反应或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因为你已经明白,外在发生的事与你内心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毫无关系。
所以,你应该去观察它,允许它,但是不要想着去批判它、分析它,只是觉察就好了。
你可以轻松地觉察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当你学会把自己的感受当作一个内在的信号时,你就会发现根本没有必要避免各种情绪。
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当着过滤器,时刻过滤着你脑海中来来往往的想法,告诉你应该去忽略那些想法,那些把你从平静中带走的不合理的固有认知。
所以,你的情绪永远不会左右你,它们只是帮助你保持平衡的有用工具。
觉察它,允许它,接纳它,看到它带给你的信号,恢复内心的平静。
永远记住,你所担忧的事情,99%根本不会发生。
Reference:
Here’s A Genius Hack For How To Control Your Emotions
Elizabeth Archibong
图片来源:网络
<END>
只要你愿意继续支持小睿
愿意继续陪伴着我们一起走下去
希望大家可以给公众号
睿心Wiseheart
设为✨星标/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