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翻看孩子们的图书角,发现一本《窗边的小豆豆》的姊妹篇,《小豆豆频道》,仔细看看好像还是一套丛书哩。心中一阵惊喜,《窗边的小豆豆》我看了不止一遍,里面的情节和细节很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就是,我们大人和孩子虽然都在一个现实中,却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孩子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和我们是不同的,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可思议。
周末的时候,我去买鸡,一只只杀好了了的鸡,静静躺在冷藏展示柜中,等待着人们的挑选,一个小姑娘悄悄地问她的妈妈:“妈妈,妈妈,这些鸡是被箭射死的吗?”她的妈妈第一遍可能没有听清孩子的问题,就微笑着问:“什么?”孩子怯生生地把问题又重复了一遍,妈妈笑了:“不是呀!是被刀杀死的!”和孩子讨论这么恐怖的问题,也真是难为这个妈妈了!“可是,他们的脖子上都有一个窟窿呀!”孩子锲而不舍,坚持己见。妈妈又笑了:“是呀!可是是用刀的……”后面的话,好像妈妈说不出口了,说用刀在脖子上也可以割一个洞,对一个3岁多的小姑娘来说,这样的说法好像更恐怖!于是,妈妈转移了话题,领着孩子走了。
陶行知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这样告诫未来的教师:“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曾经看多一个故事,其他情节都已经忘记,只记得男孩惊讶的喊道:“妈妈!妈妈!马医生是一个人!”也许,在这个孩子的眼里,人的医生是人,而马的医生是马才是,这是一个孩子多么合理的推论呀!
在回到小豆豆,在小豆豆这套书中,我看了《小豆豆频道》的第一篇就让我忍俊不住了,小豆豆看招聘广告犯了愁,为什么呢?因为,每一条广告都要求瘦脸,而她怎么看都是圆脸呀!这可怎么办?后来她的妈妈告诉她“细面”不是“瘦脸”而是详细面谈的说略说法而已,她才释然。
看,孩子的世界是多么奇妙!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眼光与成人是那么不同!周国平先生曾经说,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奇妙的光芒,他们的世界总是充满奇迹和惊叹!
而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能不能从孩子的视角来理解文本呢?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前几天听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老师引导孩子理解叶圣陶对初中生的肖复兴的“平易近人”,这个平易近人,是地位悬殊的人之间才会有的一个词,作为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地位悬殊,或者说地位等词语太陌生了,想起《小王子》中孩子对房子的评价是多么漂亮,而他的妈妈这周围的人的评价是,房子是多少钱!里面充满了一个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失望。我们的老师,也许需要蹲下来问问孩子,对于叶圣陶热情的招待初中生的肖复兴,你是怎么看的,也许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呀!人与人之间就应该这样呀!我们家来客人,我们都是要热情招待的。不过,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测,当我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一定要问问我班的孩子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到时候,我要将答案补充上!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深情地写道:“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当我们能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下来,走近孩子身边,蹲下来,平视着孩子的眼睛,互相凝视,面对面交流,当我们做回孩子,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奇妙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