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大约3700字,平均需7分钟读完。
适宜人群:创业者,创想者(想创业的职场人),CEO,产品总监及以上,运营总监及以上
阅读收益:
- 从报告中不仅读出数据,更是从数据中读出潜在的商业机会和风险;
- 通过2018 Q1数据,管中窥豹,规划自家产品在2018年的迭代方向;
- 分析行业巨头的打法,借鉴方法应用于自己的事业。
近日数据研究公司QuestMobile发布了2018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详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我仔细看完了报告全文,很有启发,在此跟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在不看任何数据之前,仅凭生活经验和感官就能知道,周围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且每天人们盯着这块小屏幕的时间非常长。在这个客观事实下,很容易得出一个几乎不用证明的结论:
移动互联网已事实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任何创业一定要与移动互联网产生关联,否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移动互联网那么大,具体在哪儿关联,又,以什么姿势关联,才能有助于创业呢?这就要从数据研究下手了。
注意力格斗场
移动互联网月活跃设备已接近11亿,而且增长逐渐放缓。这意味着你身边看到的人几乎都已在移动互联网上,甚至已经有固定的使用习惯。
移动互联网蛮荒时代的流量红利已不存在了,只用钱获得大量用户的场景已是历史画面,「流量很贵」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口头禅,除非你有独到的产品运营方法。
不过好消息是,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的停留时间变长了。这说明你的产品依然有增长空间,只要精准地找到用户在哪儿停留,为什么停留,就可以找到商业机会。
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领域,本是移动互联网的刚需和停留时长大户,然而发生了明显的时长下滑,那总时长的增长一定是其他领域的「巨大贡献」。这张数据表告知了答案:
短视频
我们稍后对短视频有综合分析。其次是微博社交、综合电商和搜索下载。我认为实际上还有游戏,腾讯手握即时通讯和游戏两张牌,怪不得在港交所二级市场股价节节高。
与此同时,这张表还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注意力格斗场」,任何领域的应用都在争夺用户注意力。
你突然发现微信图文的阅读数降得可怕,这并不代表你选题差了写作差了,也不代表其他订阅号质量提升了,而是……大家都玩吃鸡游戏、看短视频去了。
我想说这其实是商业的底层逻辑,与移动互联网无关。我们不在此处展开,专注发掘移动互联网上的商业机会。
短视频是新的流量洼地
师傅我快坚持不住啦
海草海草海草,随风飘摇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滴……滴滴
有句话说「抖音有毒」,我现在信了,真的跟毒品一样,不能试。曾经我抱着好奇的态度去下了一个app,后来果然中毒了,还传播给老婆和朋友看。当然,我从中收获了快乐和见识,我很满意,但代价是付出了我的注意力,所以我开始调整注意力分配。
作为创业者的商业顾问,我认真分析了短视频火爆的原因:
1、Wifi到处都是,手机无限流量套餐。让用户看短视频无后顾之忧,随时随地。
2、短视频的形式,从更多维度刺激感官,激发猎奇,偷窥等人性欲望和情绪。
3、智能推荐算法,只推个人喜好的,不断高频、强化刺激。
4、内容运营的出彩。海草舞,手指舞,各种内容都是极具话题性和传播性的。
5、资本助力推广。快手6.6亿红包,头条系的30亿营销预算等等。
再来看短视频的周边:
短视频的火爆带动了周边的产业,比如上图的无他相机,和很久没有话题的Faceu激萌。
快手小游戏成为了2018 Q1全网DAU规模增长最快的App,这来源于快手的商业变现需求。不过万万没想到这个用来变现的标的,也是收割注意力的利器,游戏。综合来看,效果出奇地好,不仅变现,还留存了用户两份时间。
那么,围绕短视频有什么商业机会?
如果你是一家销售消费品的公司,不妨根据消费品的特性和人群特性来制定短视频。鼓浪屿的冰淇淋,西安的摔碗酒,要么让员工秀起来,要么让观众秀起来。面对年轻人就用搞笑和秀场,面对中年人就用生活技巧和优惠便利。就算不能在短视频平台火爆,在朋友圈里也很具传播性。
如果你是一家面向B端企业的产品服务公司,不妨根据产品特性、服务场景来制定短视频。用短视频取代复杂的产品特性说明,用短视频重绘一线使用产品时的转折,说不定能让2B的甲方大大对你产生新的好感。
如果你是一家面向企业服务的品牌营销策划公司,那么更应抓住这波短视频红利,打磨和推出基于短视频的营销策划服务,帮助那些销售消费品和2B的公司,策划方案,落地执行,借势用数据支撑起自己的营销品牌。
借力小程序引爆社交场景
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月活跃用户突破4亿,日活跃用户稳定在1.5亿左右。
这是谁的贡献?
腾讯系的电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美团),以及电商平台(有赞等)拥抱微信小程序;
共享单车(摩拜,ofo等)构建的从线下到线上标准小程序场景;
大量直接以小程序为载体的创业产品,比如武汉的照片共享小程序「忆年」,杭州的招聘小程序「内推小王子」等等等等等。
更多的小程序软件供应商推波助澜,鼓励服务的企业勇于尝试新的传播载体。
除此之外,微信小程序构建的生态,让手机厂商都感受到危机。因为在Android手机上,小程序可直接在安卓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
这一招逼得十大厂商联盟推出了「快应用」,此处暂不谈快应用的前景,至少这十大厂商越来越清楚的看到:
微信这个App,利用小程序,把自己变成了操作系统。
那小程序与真正操作系统上的App到底有冲突么?
美团的例子从片面反映,小程序对App形成加持作用,App的用户规模反而得到增长。然而,这点并不能构成充分结论。
一种可能是产品运营让小程序对App进行引流,毕竟……App有成熟完善的评价标准(比如用户量,活跃数),不论是资本市场的KPI,还是运营专员的KPI,都能够有效衡量。小程序用完即走,评价标准还未达成统一的共识。
小程序还在蛮荒阶段,随着用户对小程序的认知成熟,新的一轮红利就在前方。
那么,围绕小程序有什么商业机会?
如果你是一家做2C消费品的公司,不要执迷于让大家关注公众号了,用户推荐好友直接甩过去小程序对方看了直接支付下单,用户发起拼团直接甩小程序在群里每个人点开确认一下就拼团成功,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商品交易直接在社交场景中完成,还让大家玩得开心。
如果你是一家做2B企业服务的公司,软件外包领域当然要打造小程序的产品服务,助力客户抢占小程序红利;营销策划公司要打磨小程序的传播方法套路,为企业定制基于小程序的互联网营销方案,顺带拉上软件外包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订单。
移动互联网应该怎样增长
当我看见这三个应用月活自增长的恐怖曲线,注意是自增长,不自觉地就想研究下背后的运营体系。总结下来是三种驱动力,人际驱动、利益驱动和内容驱动。
人际驱动的拼多多:低价 + 拼团 + 社交裂变
打开拼多多App,现金红包跳出,分享给微信好友才能提现;满屏的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名品折扣,用低价关键词激活了贪婪的人性;商品详情页中,单独购买比拼单价格高出1 - 1000倍;
低价、拼团、社交裂变,有时候根本就不看商品好不好了,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就足以激发人类的动物属性,继而不自觉地点、点、点。行动在人际关系暗流中裹挟前行。
利益驱动的趣头条:带徒弟 + 做任务 + 拿现金奖励
趣头条是一个看新闻的App,新闻的App不是应该内容好,更新快吗?不不不,too young too naive。
分享微信好友,好友通过链接下载App,成为你的徒弟你就有钱拿。任务中心提供除签到外的N多任务,完成任务会有金币和现金。怎么完成任务?点开新闻从上滑到底,就直接弹出阅读奖励。
带徒弟,做任务,拿现金奖励,新闻是什么,更新是否及时都已不再重要。生活,就是一场游戏。
内容驱动的小红书:社区 + 内容 + 电商
虽然自增长的效果不及以上两位,但小红书确实是做得最踏实最认真的App。
打开首页,张韶涵、林依轮等大V的更新进入眼帘。这些大V带着粉丝流量成为社区活跃的基底,用户产生内容构成了长尾。
体现内容的产品做得很精细,用户上传的图片可以被任意标记,标记的tag会链接到「品牌」,「商品」,「话题」和「购物地」等内容聚合页面或直接转到商品详情页。这些细节将内容转电商路径诠释得恰到好处。
那么,围绕移动互联网自增长有什么商业机会和风险?
以卷皮、返利为代表的低价导购网站危机重重,数据显示活跃用户同比萎缩近40%。低价质优一直是伪命题,拼团量大降低单价才是正确的商业逻辑。
分销一直是长盛不衰的方法论,本质是将传递价值变现。导入社交关系链,用利益驱动,让商品购买行为附带了新的价值变现。基于人的内容生产,人链传播自带信任属性,用内容不断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直到下单。
不论是利益驱动,人际驱动,还是内容驱动,弄懂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工具玩法,才能有效让事业实现增长。
菠萝小结
1、移动互联网从蛮荒时代到精耕细作时代,然而依然有短视频、小程序的流量红利可用。唯快不破,快要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不断借势走高。
2、自增长的方法论,总结起来利益驱动,人际驱动和内容驱动。既然移动互联网生来就是低成本连接人,那为何不在社交场景中正面短兵相接?
3、看到这里的朋友,恭喜你。一定要结合这篇内容思考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能够有哪些改变才能更好的增长?
: end )
[阅读原文]:https://www.questmobile.com.cn/blog/blog_141.html
作者:刘怡功『菠萝头』
需要转载请加微信:pineappleaccelerator,以获得作者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