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十景
——之微峦叠翠
张范津
一提“微峦叠翠”一般人都会想到山区的景致,山峦起伏,林木参天,万壑竟秀,青翠层叠。但这里却不是山区,而是处于华北平原腹地的南宫古代十景的名称之一,是十景中唯一一个自然景观。此景位于北胡办事处小关村西北隅。
“微峦”即先人所称的紫微山,说是山,其实是一高大的土丘。我想大概因为南宫本是平原,在当时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很少远足,难以见到真山,所以看到这样一个高大的土堆,自然喜不自禁,便称之为山。这样考虑绝没有自贬南宫人的意思,其实见过世面的北京人所称的景山,不也是用开挖紫禁城筒子河泥土推积而成的吗?谁能说北京人孤陋寡闻呢?北京人把一个大土堆美其名曰景山,说明北京人热爱生活,将生活打扮得特有诗意。那么南宫人将一个大土堆称紫微山,不同样说明南宫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吗?
紫微山绝非人工斧凿之物,而是自然形成的,对于平原旷野中隐然突起、绵延数里的这样一个大土丘,先人们也进行了认真地探查,考察的结果是“概形家云,此太行山山脉自西北而来”(道光版《南宫县志》),是否太行余脉至今无人探究,但此山确实别有洞天。山上树木葱郁,芳草萋萋,而且盛长紫薇花,一到夏日枝头间或紫、或红、或白、或黄的小花成枝成串,满山遍野,馨香四溢,沁人心脾。由于这里风光独特,县宰叶恒嵩处里完繁杂公务后,常常“按辔随缘去”到这里以散忧怀,并发出了“俗累空无日,真魂别有期”的感叹,于是筹集资金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在山顶之上建观风亭。于此间招集贤士名流“讲求民意资政理”,由此,这里又成了咨政、议事的地方,贤达名流无不以相邀到此议事为荣。之后又在山之南坡建书院,名曰“紫微书院”,由告病引退的检察御史刘濂主持院务,刘濂由于弹劾奸臣严嵩未果,怨愤郁积,潜心研究,述而又作,先后著有《易象解》八卷、《乐经元义》十二卷、《九代乐章》十二卷、《兵说》十二卷、《杂著》四卷,被学界尊称为“微山先生”。由此紫微山人气倍增,渐成南宫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