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前常听这句话,也一直很相信其中的道理,但是要说切身的感受却几乎是没有的。为什么?现在想来,是不曾行过那万里的路途。
十一假期,走了很多地方。也切实体会到什么叫“行万里路”。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爱国教育”其实并不容易,很多历史事件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难以有切身的体会,只凭借一些历史资料的视频图片,很难真正打动学生。更进一步说,不只是学生,恐怕教师也是一样,没有经历的事情,如何引起共鸣?这个问题曾经一度困扰着我,没有想到这次的旅程给了我答案。
“山海关”,因其依山襟海而得名,更是一度被冠以“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确实是雄壮威武,令人神往,而据此不远的“老龙头”,却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云牌、关帝庙、演武场……一处处,一点点,在我心里勾勒出了曾经守卫这里的将士的生活,而这一切拉进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看着粥房里那口巨型大锅,我会在脑海里想象,当时驻扎在这里的士兵做饭的情景。大锅上面的一尊小小的灶王,更为此地增添了无尽的烟火气息。神奇的是,锅下面还有个小小的房间,门上刻着“龙武营”三个字,这样的地方是用作储存粮食还是饭菜运送呢?小小牢房那已经掉漆的牢门上,也蕴藏着无尽的历史的痕迹,里面的一桌一凳上,曾经关押着被捕的敌寇还是被罚的士兵呢?“戚帅演武场”里,那位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是在这里操练士兵,守卫疆土的吧?上刻“将臺”的点将台上,一定也有这位英勇的飒爽英姿吧。
在有着“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美誉的澄海楼下,有几块石碑,石碑已经破败不堪,有一块甚至辨不出字迹。细读旁边的说明,不禁怅然。两块石碑都是清朝皇帝的“御笔”,可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的时候被毁,有一块甚至被刻上了外文。前面是守卫国土的营地,楼上是曾有着无尽辉煌,倍受赞誉的“望海楼”,眼前却是破碎不堪差点毁于侵略者之手的“御笔”。历史在这小小的地方留下了截然不同的痕迹。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可说可叹的故事呢?
我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向长城下的海边走去,一抬头,那悬挂在入海石城之上的五星红旗,顿时消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转头再看邓小平主席一九八四年九月所书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石碑,我的心里忽然就释然了。是啊,我们经历过誓死的坚守,经历过屈辱和抗争,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直面以前的种种,吸取以前惨痛的教训,继承守土卫国的决心,昂首挺胸的走下去。就如每个人的人生路途会经历很多阶段,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而挫折,会让人更快的成长,更能砥砺新一代人奋发向前。
脚下踩着长城的青砖,触摸着历经风雨甚至有些破败的石墙,回首这里曾经发生的种种故事,逝去的时光也可以展现在眼前,那时的坚守,屈辱,乃至绝境里的反抗,崛起,都一一印在眼前。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触动人心呢?
文字能表达的心情是有限的,由于自己游览,对于很多遗迹的理解也难免片面,可是这种身在历史之中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在哪里,爱国主义教育该怎样进行?我想,虽然视频图片的讲解胜于干巴巴的文字记载,可是身临其境的去看,去触摸,去了解,才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当然,如果有更专业的讲解,选择有效的组织,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会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给他们以心灵的洗礼。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总觉得孩子的阅历不足,看事情片面,异想天开,也往往喜欢代替他们去做决定,用我们认为的“正确”去左右他们。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也越来越抗拒我们的这种安排和种种“说教”。所以,不只是爱国主义教育,甚至很多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不能单凭语言的引导的,再精彩的演讲,也比不上他们一次亲身的经历。所以,让他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去经历,去触摸,去感受,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呢。
当然,我知道自己的想法难免理想化,毕竟每一个学校对于学生的集体外出活动都是会很慎重的,客观的限制在所难免,可是却并不是不能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不去做,不是因为不能做,而是做的成本比较大,耗费的精力多。但无论怎样,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还是希望,能带着孩子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