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学习了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在前两节的基础上本节是借助橡皮筋产生的弹力来驱动小车,进一步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聚焦环节,我是拿了橡皮筋做了演示,让学生上台来拉动橡皮筋并谈感受。在这一个环节中我调整了教材中的内容顺序,先给学生介绍了弹力的概念,物体要恢复原状形状所产生力。反思:(1)没有深度学习到形状改变的越大弹力越大,停留在学习的表面。(2)在板书设计上可以在画一下橡皮筋改变前和后的样子,这样比文字叙述更直观。
2、探索环节,活动一:组装弹力小车。通过组装弹力小车,孩子们可以认识到车轮向前向后转动时,车的运动方向会不一样。反思:个别孩子不会将橡皮筋栓到小车车架上,也分不清车架和车轴,教教师演示不是所有孩子都看的清。解决办法:可以提前准备微课视频。
3、探索环节,活动二: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前的关系。由学生猜测“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先开始,再由学生思考设计实验,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学生进行实验。由于要测量距离,这个实验主要在教室过道或者教室外的走廊上进行。
反思:(1)本实验设置了十分钟的时间,有些班还有一两个小组的学生没有做完,我看了原因,一是操作不当或小组配合有问题,二是是开始太啰嗦不清楚实验步骤耽误太久才开始实验,三是有些组橡皮筋缠绕圈数太多,把橡皮筋崩断了,需要更换橡皮筋耽误时间。解决办法:实验步骤细化,以提问的形式再强调;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室橡皮筋的圈数不超过8圈,或统一1,3,6圈这样子。(2)有些组的橡软尺没有拉直,造成实验测量上的误差。(3)下位置做实验有点兴奋,课堂有点,需要加强课堂常规的管理。
3、研讨环节:主要是对探索活动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我是每个班选了四个做的最快的四个组到黑板上呈现数据,进行分析,还是有很多问题。1、有些组设计实验时,点圈数设置的差太小,现象不明显。2、还有些组没写单位。3、我先把板书擦了再写的,感觉不太好,下次可以尝试系统统计数据。反思:学生在错误数据的处理,以及活动手册填写上,我还需要加强指导。
4、拓展环节,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刚刚把数据分析了就下课了,没有时间了,导致下节课来收尾。反思: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控,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这是我一直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我教学中最需要克服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