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深切体会到“近乡情更怯”的意味。
年少时每次出远门后回家,在大巴车快要到家时,心里只是热切的期盼父母满脸的笑容和精心准备的丰盛大餐,浑然不会有“怯”的意思。
到如今,每次大巴车快要抵达,眼前出现熟悉的景物时,心中泛起的滋味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一年没回了,很是迫切的想要见到久别的父母;另一方面却是真的知道“怯”了:“怯”的是看到父母又多添了几缕白发、多增了几丝皱纹;“怯”的是自己熟悉的人、事、物竟越来越陌生了,路上碰到的孩子越来越叫不出名字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年摇头晃脑的背诵这首诗时,谁曾想到这种情形会在自己身上真真切切的应验了呢?
虽然是故乡,但是却越来越回不去了。
很多80后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离故乡越来越远的过程。拿出纸笔,找一副地图,在自己曾经呆过的城市画上几个点,然后连成一条线,是不是感觉自己像是星系中被抛出的一颗小行星,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去的速度越快,离的也越来越远。
工作后,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匆匆返回故乡几天。寒冬萧索,每次快要抵达故乡时,脑子里总是闪出鲁迅先生描写故乡的话来: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其实也不本不至于此,但是每年返乡的季节总是冬季,天寒地冻、万物萧条、四野无人,再加上熟悉的事物一年年衰败和消失、难免让人觉得唏嘘。
80后这代人,生活在一个从物质贫乏迅速奔向富足的时代,绝大多数人因此脱离了故乡,进入到火热的城市。很难说这个过程是好还是坏,这种急速奔跑带来的割裂感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儿时玩伴、同学、亲戚、朋友在这个过程里散落四方,和故乡的各种联系也随之四散或者淹没在时间的流逝中。连自己的乡音都在这个过程中走样,很难说自己的口音中还有几分是乡土的味道。
故乡的具像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模糊,慢慢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埋藏在心中。但是,即使这个概念越来越抽象,而且还在被一丝丝抽离,它依然是我内心深处力量的来源,是深扎进地里的根,有了它,才不至于沦为流离的浮萍。
相比工作生活的城市,故乡的变化还是缓慢的多,虽然是慢慢的颓败,不像城市这样日新月异、野蛮膨胀,但是正因为这份缓慢、颓败,它或多或少还是保留了我们的痕迹和回忆。
儿时的老店还开着,村头的那座桥还在,埋着家里那条狗的地上多了颗橘子树......在外面漂的久了,回故乡一次,就能找回一些脚踏实地的感觉,找回一些自己存在的坚实证据。在城市里就没那么幸运了,今天吃过的店一夜之间就不在了,一栋楼说拆也就拆了,你经过的痕迹千万人经过了,你存在的所有证据都被消灭了。
你的故乡在哪里?多年以后还有人能够不假思索的回答出这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