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老师,微言大义:作文,能够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是王君老师多年匍匐在作文教学路上,经历迷茫与探索修炼到的作文境界。可是我觉得不必回避,高考作文,真的是大多数学生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课上,多数交给学生技巧,却忽视了学生作文的情商和内心里对作文的认识。我们只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情商,然而殊不知学生与作文之间更需要情商。学生是否在作文准备前就有了一定良好的作文情绪,积累作文素材的意志,作文遇难题时的耐受挫折力,以及解决作文难产的方法等等。
一篇作文的落成,是经过几道程序的,只是熟能生巧后,就细化得融入骨血看不见了。那些写作困难户之所以作文难产,是因为还没有真正进入写作状态。老师布置题目去作文,为了应付检查者何其多。长年累月,没有好的作文状态,写起来就会钝,就如同一个从不定期擦润滑油的缝纫机,光知道准确的脚法手法是永远也不能使它转动起来的,因为锈子太多,太深。
写作是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双重结果,太感性,文字显得矫情做作,而太理性又少了点温暖人情味儿。所以,好的写手,文章最后的落笔处,总给人留点情感升温,沉淀。
有人喜欢笔落惊风雨,有人喜欢以宁静致远;有人爱舞文弄墨,以假乱真,有人文诚意切,感动万千。不论哪种文字,那些有内容,有思想,有温度的文字总是逃不过聪明人的眼和心。而,与这样的文字长久为伴,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思想,有情怀的人。
经常在学生的习作中进出,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体悟。在评说作文课上,我总是喜欢用他们的文字当例文讲解,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自己亲手码下来的。
关于议论文的讲评,记录一些,如下。
我们是否应该弘扬雷锋精神
每年的三月五日是我国的雷锋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只因在网上发布其他人学雷锋的先进事迹而掀起了对“雷锋精神”这一话题评论的热潮。网友们对于“雷锋精神”发表的观点褒贬不一,而我认为,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应该要弘扬雷锋精神。
(开篇很好地概述材料,摆出现象,分析现象并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弘扬雷锋精神,其实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所谓雷锋精神,就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为他人献爱心,弘扬文明新风,传播社会正能量;试问这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乐于助人”“敢于奉献”“尊老爱幼”等精神又有什么差别呢?
(加粗这句话显得多余,因为与前句意思产生矛盾,议论文讲究逻辑正确。此段阐释“雷锋精神”的概念,准确)
弘扬雷锋精神,是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尽的义务。二十世纪时,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一篇名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文章,此后,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许多工人、农民、教师......他们都学习起了雷锋同志,那么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啊!文章中报导了雷锋同志在世时做过的许多事情:积极学习知识、帮助弱势群体、恪守军纪军规......这些事情不都是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所要做的、所要完成的吗?那么,弘扬雷锋精神,不也就是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尽的义务了吗?
弘扬雷锋精神,不失为一种教养。近年来,众多媒体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更有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其实很多人在看待“扶老人”问题时只能看到它的表面,而忽视了这一问题所暗含的道德与教养问题。有很多人认为:扶老人是在于情,不扶是在于理。可是这在别的人眼里是一种道德绑架,但扶了可能又会被讹诈。所以在这时他们只能拿手机来拍,可拿出手机之后,又会变成另外一回事了......他们会沉浸在“我拍到了事件的过程,发布到网上后就能出名了”的喜悦,而就不会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是真的不好,是否需要救治等。他们对老人的冷漠正是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美好的道德品质相违背。
(此处应该点一下体现的是雷锋精神中的什么美好品质,另分析不足。)
其实帮助他人,并无多难,只需伸出你的友谊之手,这也便是教养的体现,更是对雷锋精神的弘扬。
雷锋精神,是从我们接受教育时就倡导的,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精神!
(结尾显得不够深刻,有些草率结语,给人唱高调,喊口号的感觉。)
而第二篇习作是被我评为优秀范文,印发给学生自己品读评悟的,如下。
“钉子”精神
所谓“雷锋精神”,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不因自身利益才去伸出援手。这,是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所以,我们应当,也必须弘扬雷锋精神。
但近年来,对于我们是否应该弘扬雷锋精神的话题在社会上颇有争议,加上现在社会上对于好人好事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雷锋精神”这一话题如今变得褒贬不一。“扶与不扶”、“帮与熟视无睹”在社会上引起不少争议。那么,我们真的要做一个“心灵的盲人”吗?
不!我决不允许自己如此对不起自个的良心。学习雷锋叔叔,积极为他人献爱心,在别人身处困境之时,向他、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传播正能量。这,会让自己的内心得
到释放,你会感到由衷的快乐。想必欧阳文健这位消防员对大家而言,都不陌生吧?在2016年发生的那场大水中,优秀的他――光荣殉职了,“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他,是他用生命保全了与他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曾荣获“最美村官”称号的秦玥飞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如此的高学历,宁放弃去其他国家、大城市深造的机会,而选择去到湖南一个小山村,走上一条进基层、当村官的实干路。他还与其他同学一同发起“黑土麦田”公益计划。只为搭建一个平台来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把年轻的公共服务员提供帮助与支持。这,不正是当今社会正需的良好风气吗?
反之,往往有这么一些人,害怕帮助他人后,会遭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碰瓷儿”现象已经变得屡见不鲜,不少人开始恐惧“雷锋精神”。可是,避而不见真的可行吗?我曾在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在公园散步的老人,不巧被一块砖头绊倒,由于年过花甲的缘故,他实在是站不起来,只能干躺着,待人把他扶起。一些过往的路人瞧见也没有上前扶一把,就怕惹上麻烦。值得庆幸的是,一样刚下班的公司职员不顾舆论,把老人扶起,送至医院,医生说幸好送来及时,不然……试想一下,倘若每个人都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愿帮助老人。那――一条美好的生命不就消失在这世间了吗?你的良心真的能“自由自在”吗?我想,你的良心会一直被禁锢在悔恨的囚笼里,不可自拔。与其说是助人,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在助己啊!
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效的,我要把有效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而我,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供养雷锋精神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义务,更是,使命!雷锋精神的弘扬,让社会风气不断向好气象发展,更是为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著名特级教师王开东老师说:议论文之所以成为议论文,就在于阐释和分析。缺了阐释和分析,就失去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更不用说它的说服力、逻辑性和严密性了。
一般说来,理论性的材料,需要辅之以阐释;事实性的材料,需要辅之以分析。阐释和分析的力量就是议论文论述的力量。
议论文要阐释到位,分析透彻。
后来王开东老师举了两个极端的典型例子,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极深。
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什么叫“莫须有”,“莫须有”就是或许有。要知道秦桧可是状元,人中豪杰,难道他不知道岳飞将来的历史地位?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如果秦桧要杀岳飞,尽可能给他罗织谋反的铁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但为什么秦桧却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呢?我分析下来,觉得这正是秦桧聪明的地方,也许他和高宗一样想除掉岳飞,但却不想背负历史的罪名,所以用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用脚后跟想一想,一个宰相,能否用莫须有的罪名,直接除掉一个兵马大元帅?岳飞可是国之栋梁、民族英雄,秦桧用这个罪名摆明了是告诉后来人,想要除掉岳飞的不是我,是我后面的大BOSS——宋高宗。但历史无言,秦桧夫妇仍然跪在岳飞坟前。难怪秦桧后人感叹。人间自宋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综上看来,比较《我们是否应该弘扬雷锋精神》与《“钉子”精神》,发现,两篇议论文,都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概念,但是第二篇在分析为什么弘扬雷锋精神时更全面,更透彻。不管从论证方法的多样,谋篇布局,内容充实度,思想深度,与作者的情怀,都比第一篇胜出一筹。可谓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
有言道出:对于写作大牛来说,交给他写作技巧,那是添光加彩,而对于写作大白来说,讲技巧,无疑是使其雪上加霜。我个人以为,与其教给学生一百条写作技巧和给优秀范文与学生模仿,还不如宁愿让学生真正进入自己写的习作中品评,悟道,提高自己的作文情商,智商。用良好的作文习惯来培养作文情商,用文学阅读与积累来提高作文智商,用生命体悟来调润作文色彩。
那时,我们就可以大声说,爱你容易多了。那时,作文,就成全了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