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教育有话说:
人缺爱的表现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发脾气。孩子也一样。
我处理家庭成员发脾气的方式,是花一秒钟解读出他可能缺爱了,于是再花一秒钟想出具体给爱的解决方案。就是这么简单。
有人会说,要我给爱,那谁来爱我呢?
这其实才是处理问题的核心所在。解决了谁来爱我这个问题,一切就都解锁了。我的答案也许很多人会失望,但这是唯一的出路:自己爱自己呗。
关系的核心最终又回到了爱自己这个本质上来。当你有了能力爱自己,就自然成为了爱的源头。家庭关系中,谁缺爱了,你都能帮他搞定,就像个有钱人一样豪爽。
这个逻辑适用于和孩子的关系,和老公的关系,和父母长辈的关系,甚至和闺蜜的关系……
那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我们可以怎么办?
首先,我们不能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而要让自己能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如同看黎明的天空一般——有的人看到那黑夜将太阳层层压住,眼里只有黑夜;而有的人却看到了黑夜后面的光明,眼里全是光芒。
我们看孩子,也是如此。
当你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光芒,那孩子肯定也能从你的眼睛中看到闪闪发亮的自己,而不是那个总是被人责备打击的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需要借助另外一个人对焦虑的容纳能力来释放压力。
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可以容纳对方的负面情绪,并在做了一定的过滤以后,就不再具有伤害性,而且产生负面情绪的这一方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对孩子来说,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导致情绪无限放大,所以总会给人一种喜怒无常的感觉。对家长来说,情绪识别能力往往高于孩子,那么就需要作为情绪容纳方,对孩子多一点的耐心和包容。
其次是父母要经常进行反思,想想自己提的要求过分吗?
因为你的期望和孩子的现状差距越大,你的失落感就会越大。不安和焦虑就会占满内心,暴躁的脾气如同洪水一样。
比如有一位妈妈跟我说吼了自己的儿子。
因为背英文单词,背了两个小时,自己都能背诵了,但是儿子还是背不过去。她差点气晕过去,为什么会这样?
我能想象她的那种状态:恨铁不成钢啊!失落感和焦虑夹杂。
可她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而是用自己来跟孩子对比。这是不公平的比较。
有的妈妈会把孩子拿来跟同学比,觉得这是公平的比较。可实际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而且特长也不一样。
做父母,也得常反思,自己真的尊重孩子吗?
很多时候,父母会催孩子快点快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快了。
父母继续催促:你再快点。孩子心里会想,我到底要多快呢?
不如给他一个参考时间,比如一分钟。
父母必须去努力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弄清楚发脾气的原因。真正懂孩子的父母常常能将问题于无形之中解决。
3岁以下的孩子,还是建议以“转移注意力,巧妙地既顺从他的感受,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洗完澡后不想穿衣服,我会允许他光着身子去被子里面滚几圈,我知道原因是他喜欢被被子裹着的感觉。然后,等他心情好的时候,就一把搂过来,说还不穿衣服,可能会被蚊子咬屁屁,这时,他会配合。
如果一开始就强迫孩子去做,规定如何如何,压制、威胁孩子顺从,只会让孩子的情绪紊乱。
当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们的能力会提升,也能应付很多挫折,这时的孩子其实智力发育已经很完整了,只是情绪上的控制能力及表达能力还不强,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引导。
喜欢本文请关注收藏 河南树英教育,后续还有更多分享孩子脾气性格父母管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