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无到有!
马斯洛的五大需求诠释着人们从物质到精神,从生存到生活的所需。世界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万物得之不易,物以稀为贵,所以在经历过匮乏后,人们从骨子里就有索取,甚至是囤货的习惯。
人类进化过程中,古人们也是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物极必反:
贪恋美食,肥胖随之而来,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
贪恋钱财,铤而走险成了家常便饭,提心吊胆取代了安居乐业;
贪恋情感,迷失自我来了,像行尸走肉的寄生虫一样,没有生机......
《德卡先生的信箱》里写道:“要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懒惰沉迷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二、从有到无!
成长的过程中,多少人会在“贪”上栽了跟头,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人沉默就有人得寸进尺,有人退就有人进,有人吃亏就有人占便宜。
有人说你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就会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就像靠海为生的渔夫们,在打捞的同时也会放生,为的是长期的打捞,而非只顾眼前的利益。
漫漫人生路,来日方长,在“捕捉”的同时要学会归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轻装上阵:
时间有限,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把放肆还给童年,把克制傍在身旁,只有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才有资格去做喜欢做的事情,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精力有限,人生肯定有遗憾,是人生必定不圆满,接受残缺,享受残缺,不卑不亢,生活需要细水长流,不止是一朝一夕,有浪漫,有诗和远方,但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生活中,有很多是被动失去,被剥夺,随之而来的是不舍,伤心,痛苦......
就像作家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是的,人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会清醒,才会成长,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有了全新的了解,褪去了稚嫩,多了一份成熟。
三、断舍离!
在接受了被失去,被成长后,慢慢接受事实,并且习惯于生活的残酷,现实的残忍,逐渐也有了自己的做人之道,为人之事。
亦如《断舍离》告诉我们,断掉无用之物,舍掉剩余之废物,离掉对物品的迷恋。
当在生活中主动去舍取一些人,事,物的时候,就像洗心革面一样。
鲍勃·迪伦说:“每个人都有可能伤害你,你只需找到那些值得让你忍受的人。”
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有黎明,最辽阔的心灵也会有反熵增,真心话说给懂得的人听,善良要给对的人,付出给值得的人。
生命本来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从呱呱坠地的光身入世到“灰飞烟灭”,来时犹如一张白纸,归去还是一张白纸,那些生龙活虎的朝朝夕夕都留在了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