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强烈的目的买下这本书的。
在买下这本书的前一天,我分别对母亲和先生发了两通很大的火,一贯温柔的先生在那天百般哄劝求和也无果的情况下最终被我的盛怒感染,忍不住厉声说道:“你知不知你这样最吃亏的是自己,你是在跟你自己过不去!”
先生的这句话让我突然抽离出了那个愤怒的情绪,我想起了我看过的那些心理学书籍,它们让我知道自己为何是现在这样,原生家庭、过往经历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也都在告诫我情绪的控制、良好的沟通有多么重要,可是一碰到现实生活,这些理论就好像变成了高中数学课本里的公式,丝毫不起作用了。
我忽然意识到,那些理论可能还只是我脑子里的知识,而如何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生活里来,我还缺了一些工具。于是,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地走进书店,精挑细选之下我捡起了这本《非暴力沟通》,而细心品读证明,这本书远超出我的期望。
作者马歇尔博士用丰富的个人经验和实践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沟通交往,也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建立稳定的内心秩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原本只是期待能在书中找到“怎么做”,读完以后却还收获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充满意外之喜的阅读体验实在是让人如获至宝。
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善解人意”。这种“善解人意”并不是指曲意迎合、委曲求全、一切为他人考虑,因为这中间的“人”不仅指他人,也包括我们自己,而这种“善解人意”我理解为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这世上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自己?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何了解自己?
在我的概念里,“了解自己”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它总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样抽象的概念牵连在一起,又包含着各式各样性格的分类、分析,到头来我总是一头雾水,对自己知之甚少。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我对“了解自己”有了不同的认知和想法,我意识到它不仅仅是抽象宏大,也可以具体细微:当我们关注于每一次情绪的起伏冲突、人际交往的矛盾障碍,了解这背后自己的感受和深层需求时,我们离了解自己就更近了一步。
这看上去无比简单的一件事情,却很难做到。张德芬老师曾经在她的书中提到过,人们要学会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事实上,负面情绪往往会有扰乱人心智的“功效”,有的负面情绪隐藏极深,有的甚至会伪装成正能量误导我们,这些都让我们难以透过现象去看透自身的需求和本性。加之中国人自古而有的含蓄、内敛和隐忍,更容易让我们对自己的内心状态自动选择屏蔽忽视。
当我们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坚守存在矛盾;当我们与亲人、爱人、朋友和同事相处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我们的某些内心需求未能被满足,亟待我们解决,而这些都是提醒我们了解自己的信号。
认真地观察每一次地冲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请求,这样我们才能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一步。
《非暴力沟通》中,作者把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归纳为: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的背后却暗含了我们多少错误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技巧。
从何时起,我们忘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屡屡以他人一次的言行来断言对方的人格品质?
从何时起,我们忘记审视在人际交往冲突中自己的责任,而把所有的不愉快归咎于他人?
从何时起,我们选择以强硬的姿态来面对所有的冲突,只不过不想让他人看到我们的柔软和示弱?
从何时起,我们习惯了用批评的方式表达诉求,却未曾考虑听者的内心感受?
从何时起,我们丢掉了倾听的能力,只想让他人走进自己的世界,而不愿花心思理解他人?
《非暴力沟通》中提到“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我想,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乏对他人的理解能力。
曾经有位朋友,因为与同事发生争吵而倍感伤心,泪水涟涟。我见她哭得难过于是好心想要安慰她,可是当我企图开口劝慰她时,却不知从何说起,而在我干巴巴又不知所云的安慰中,朋友的情绪并没有好转,最后还啜泣着对我说:“你安慰人的能力真的好差啊。”
现在想起这事来仍觉得好笑,但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何我对朋友的经历觉得同情但又没法真正安慰她呢?现在想来,是我没有从内心里去真正的理解她。她为何而哭,她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我都没有弄清楚,这种情况下的安慰全来自我主观的猜测,自然是隔靴搔痒。
倾听他人、理解他人是我们拉近与他人距离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别人言语的批评指责,还是情感的流露,都是其背后需求的表现。当我们能够从这些表象中理解到他们的需求,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我们就更能够以别人需要的方式体谅他人、善待他人。
了解自己与理解他人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书中所说:“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我们要在忠于自己的基础之上,加深与他人的联系,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幸福。
对我而言,读这本书的过程好像是经历了精神世界的又一次成长,它让我检视到了自己犯下的诸多错误,也给我提供了改进的方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发人深省,以至于我无法单独挑出其中任何一点来额外详细阐述。我期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它,因为我始终相信,人心本柔软,也许我们在世俗的打磨下披上了厚重的外壳,但终有一个契机,我们会愿意一点点卸下坚硬、冷漠,以鲜活温柔感受世界,也许这本书,就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