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9个月的时间,我从一个跑到一两公里就气喘吁吁的状态到一个月6次半程马拉松,当初原本是为了早起而跑步的,如今,跑步却成了我最爱的运动之一。从不适到勉强,从勉强到适应,从适应到自然,从自然到热爱。很多时候,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兴趣确实是可以培养的。
去年十一月,让我跑步的动力是:周日动不动睡个大懒觉,一上午就这样挥霍过去了。为了不让我周日睡懒觉,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诱惑补习班的孩子们,每周日早上7:30陪我去跑步。为此,我的合伙人很是不解,第一次动员孩子们陪我跑步,还有些心里负担,由于考虑到户外活动的风险,还一一与家长们沟通了一遍。
从那次晨跑之后,每周日,再无睡懒觉之日。回想起来,能够比较轻松的培养我的这个习惯,而不反弹,最大的归功于我把自己的生活习惯暴露在补习班的孩子面前。他们成了我培养这个习惯的恩人。
起初,近两个月的时间,只在周日的早上7:30-8:00,跑半小时的时间,大约3公里。转眼到了寒假期间,较为舒适的周六周日,给自己适当加了一下距离,从3公里到5公里。时间适当加长,然而劳累度基本不变。
回家过年,少一些童年时对鞭炮的执着,少了一些对纸牌交易的牵挂。少了一些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然而,我希望我的大年生活不那么枯燥,我约了一个爱运动的堂弟——杨政,大年初二凌晨跑步去,因为那天是周日,我自己给自己的承诺。从家里到沙子场,一个来回,回来的路上毛毛雨,由于天气比较冷,我是穿羽绒服跑的,还系了我奶奶绿色的围巾,我也不知为啥这样穿,估计是为了路上拉风吧。其实一去一回,路上并没几个人影。跑回来的时候天刚刚亮,去的时候,一路打着手机灯去的。幸好有 keep的记录,让我知道了我首次跑满了10公里,身体微微出汗,感觉良好。
开学后,周日,我一如既往的参与孩子们的周日晨跑,不过已经不满足于3公里的距离了,我会提前30分钟出门,大约能跑7-8公里,后来,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周日跑步了,再后来,在得到的知识新闻上,听到百度的新总裁陆奇的经历,以及生活习惯,我听到了一句,他每天起床跑步6公里,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就跟随这位商界前辈的生活习惯进军了,在未来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每天早上4:45起床,前往彩云湖转一圈回来,大约6.5公里,比起陆前辈,我每天比他多跑了0.5公里。心里窃喜。就在最近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上,我旁边的女士跟我说,她每天早上起来跑10公里,她还是她们当地跑团的领队,作为一个14岁和一个9岁的妈妈,令我敬佩不已。
大约又在两个月前,经坤哥邀请,我进入了附近一个跑团群,进入之后,在群体的熏陶下,让我的跑步里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从进入这个跑团第一周开始,我一个月之内就跑了6次半程马拉松。就在上周,鬼使神差的,想跑满3小时。跑完之后,回住的地方大约还有2.5公里,让我第一次开始反思,是不是跑得太长了一点?因为在停下来,慢走的过程中,我隐约意识到,我的脚已经不在我的身上。我仿佛感觉到我的身躯有好几吨重。我的双脚无法支撑。我用我最后的力气,走进旁边一家便利店,拿了一瓶功能性饮料一饮而尽,在挪到旁边石阶,让卖凉虾的阿姨送一份凉虾过来,我瘫坐在石阶上,换了新的支撑点----屁股。我的小腿如释重负……半小时后,小腿慢慢恢复,踱步回家。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好几年来的一次失眠,竟然是因为跑步过度的原因。
最后,反思了一下这次26公里的极限经历,原因一:中午饭后,下午16:00就吃了两个小馒头,晚上19:00跑到22:00,中途没有摄入任何食物和水,身体大量消耗能量,导致筋疲力尽,还好是在市区跑步,及时补充了能量,原因二:从来不做拉伸,跑前不做,跑后不做。21公里以内尚可,超过21公里,对于膝盖与腿,腿与臀,臀与腰,腰与肩之间都需要一定的协调度。
不知不觉,跑步已成我爱好,我还有一个小小的人生规划,那就是:从2018年开始,我希望我每年能去参加最少一次全程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