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连建筑物高度也要分个你低我高”的时代,人类的进取心也就越发的强烈。为了生活抑或是为了理想,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践行着约翰逊的名言:“进取是人生的要务。”
三国时期的曹孟德,面对东汉末年混乱艰难的时局,他激流勇进,锐意进取,南征北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这句名言不仅体现了曹孟德积极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可贵精神,更是流传千古,从而激励后人积极进取的一条座右铭。
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于196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还是创立大脑两半球生理学和条件反射学的第一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在临死前还坚持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病情,并对于来探望他的人以一言谢绝:“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巴甫洛夫以他顽强的进取心,在科学界中频频作出贡献,赢得了人们的无限尊敬。
相比之下,平常心却似乎正在被人们所遗忘。进取心诚然是奋进的前提,平常心却是奋进的基础。
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意外地发现,有些人恰恰因进取心太强而变得举措不当,他们越是想实现目标,却越是离成功愈来愈远。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故事:一个不擅游泳的人失足掉进湖里,他拼命去挣扎呼喊,却反而越陷越深。这时,有一位老者路过,他赶忙命令落水者:“小伙子,别呼喊,放轻松!尽量什么都别去想,心无杂念,自然就能浮上来。”落水者照做,果然身体就慢慢地浮了上来。老者的劝诫之语,放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和延伸,进取心过强的人容易迷失平常心,变得太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心态自然失去了平衡,昏招迭出,自然会导致失败。
相比之下,苏东坡的做法就明智得多。他一生仕途波澜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受佛家禅宗无执无念的启示,保持着一颗淡定的平常心,“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般潇洒度日。正因为有了这种平常心,苏东坡于人生困厄中仍能潇洒地吟诗作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超然洒脱和心怀豪迈为世人所铭记。
还记得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什么也不要!”他果真什么也不要?那为何他还能在文学事业上有如此大的成功呢?其实,契诃夫“不要”的只是多余的物欲,他以平常心处理好生活后,再以进取心把精力集中在文学上,最终实现事业与人生双丰收。
显然,进取心与平常心不是取谁舍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平衡这两者在心中位置的问题。
进取心是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热情不可失;平常心是一种做人的哲学,以此把自己“修炼”得冷静些、豁达些,进取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