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米来未来正面管教情绪课程每周五下午和四个学校的小朋友见面后启动后,孩子们的口中开始冒出很多情绪词汇。
路易在圆圈时间拿着象征烦恼的刺球道具,说出来了一个词-委屈。
我问,什么事情让你委屈?
“爸爸妈妈吵架,声音很大让我很烦恼”。一向话不多的他没有任何迟疑完整表达自己。
我问,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
“希望他们开心”,看着他忽闪的清澈,我心底的感动翻滚出了辛酸的味道。
放学后,我有机会和路易妈妈分享这个把负面情绪表达成建设性的愿望表达,她高兴地点头,忍不住问我,他是开始表达情绪了。但为什么他那么总说自己生气呢?
是呀,孩子为什么那么爱生气呢?
首先,是因为他开始更多敢于表达他的生气,所以我们大人才有机会归纳出这个孩子你好爱生气呀!
第二,情绪本就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生气一定会占据四分之一江山,无论他人意志如何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总爱生气的就如同我们一定总爱高兴一样的比重。
第三,孩子总说生气的背后藏着一个恐惧,我们怕孩子生气,是因为我们害怕面对,不知道如何面对。
而早期教育,智力的发展依附于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的突破口就是孩子们的情绪。教会孩子情绪有哪一些比教孩子数学更重要。
我最喜欢问孩子的一个问题,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害怕吗?还是生气?
是兴奋吗?还是害羞?
每次到感受和情绪,如果他们有机会表达,如果我幸运猜中,不管多么狂风暴雨的孩子,都会停下来那么一秒会意着看我,放下了第一丝抵抗。
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说,妈妈我很生气,我一定心里为这个生气的勇敢表达欢呼雀跃,没有什么比表达情绪更好开始处理情绪的方式了。
我想孩子们一定希望听到爸爸妈妈这样的回答:
“听上去你真的生气了!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权利”。
如果一记愤怒的拳头打在了这样的回应上,瞬间就没了攻击性。
人生在世,唯求情感的共鸣,大人如此,孩子亦然。
回应情绪和感受之后,最后落在的永远是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是怎么处理孩子生气的关键。
“你愿意做点什么让你感觉好一些呢?是撕一些废纸,还是做一个深呼吸?”
把孩子的焦点从对感受不接纳的较劲模式中解决出来,切换到解决问题的模式中,大人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的解决,成为了盟友,而不是敌人,想有战争也是枉然。
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这个问题是我们处理关于孩子总爱生气的核心。
我们究竟从哪里获得了这样的信念,我们为了让孩子表现好,我们让他们感觉更糟?
一个感觉更糟的孩子,怎么表现好?就像我们在闹的情绪,愈压抑愈汹涌。心理补偿机制不自觉让孩子们向相反方向走去,南辕北辙的结局。
生气是一个指南针,给了我们和孩子建立了真实连接的机会,给了我们和他们心贴心的亲蜜,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在他们生气的频繁中,看到我们关于自身情绪的觉察和接纳,听到内心深处那个放过完美父母的自我苛求。
作者:邢子凯,一双儿女的80后创业妈妈,米来未来心早教创办人。谢绝转载,侵权必究。约稿请联系邮箱:rubyx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