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ConsensusClusterPlus包对基因表达谱执行一致性聚类(Consensus Clustering)
在大样本的组学分析中,经常需要讨论样本的分子分型。文章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一种叫一致性聚类(Consensus Clustering)的方法,对转录组、蛋白组谱等数据进行聚类,最后可以将样本划分为不同的聚类群,不同聚类群的样本之间在转录组、蛋白组等分子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各聚类群内的样本的分子模式则较为相似,如此则实现了对大样本队列的分子分型的目的。
例如,在“Proteogenomic landscape of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这篇文献中,作者基于108个肺鳞状细胞癌样本的定量蛋白组数据,通过一致性聚类将108个肿瘤组织划分为5种分子亚型,即(1)炎症亚型A、(2)炎症亚型B、(3)氧化还原亚型A、(4)氧化还原亚型B以及(5)混合亚型。并在获得了分子亚型后,后续展开的详细亚型特征的描述和讨论。
好了,现在假设我们也有类似的一批组学样本队列,我们也期望通过一致性聚类实现对转录组、蛋白组或者蛋白修饰谱的分型,该如何实现呢?本节教程简介通过R语言ConsensusClusterPlus包实现一致性聚类的方法。
1 准备表达谱数据集
首先准备一个基因表达矩阵,将它读入到R中。可以是转录组(如RNA-seq,芯片数据等),也可以是定量蛋白组,或者蛋白磷酸化、糖基化等修饰。具体以哪种类型的数据为主,根据实际关注的问题来。如果您更期望使用转录组进行分型,就使用RNA表达谱;如果您更期望使用蛋白组进行分型,就使用蛋白定量谱;如果您更关注蛋白修饰的分型,就使用表观修饰的组学。
本次我们以Biobase包的芯片数据集为例,展示如何对基因表达谱执行一致性聚类分析。首先来看一下示例数据,该数据集一共包含26个样本,500个基因的表达谱。
#以Biobase包的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为例
library(Biobase)
data(geneData)
geneData[1:6,1:6]
2 通过ConsensusClusterPlus包执行聚类
能够执行一致性聚类的R包很多,但基本原理都是差不多的。这里我们以ConsensusClusterPlus包的方法为例作为展示。
#通过Bioconductor安装ConsensusClusterPlus包
#BiocManager::install("ConsensusClusterPlus")
#加载ConsensusClusterPlus包
library(ConsensusClusterPlus)
#对基因表达数据执行中位数中心化,以用于后续聚类
dc <- sweep(geneData,1, apply(geneData,1,median))
#使用函数ConsensusClusterPlus()执行聚类
cluster <- ConsensusClusterPlus(
d = dc,
maxK = 4,
pItem = 0.8,
pFeature = 1,
clusterAlg = "hc",
distance = "pearson",
seed = 1234,
innerLinkage = "complete",
finalLinkage = "complete",
corUse = "pairwise.complete.obs",
plot = 'png',
title = "example"
)
过程大致包括两步,(1)对表达谱数据的标准化,(2)对标准化后的数据执行聚类。函数执行完毕后,R语言的当前工作目录下会生成一个文件夹(本示例以“example”未命名),里面存放了聚类结果图。
3 结果说明
在本示例中,我们通过参数“maxK = 4”指定了期望划分的最大聚类群数量,即从聚2类开始,逐一增加类别数量进行尝试,直到到达指定的最大聚类群数量4为止结束。
结果中,这两张图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选择最合适的聚类数量。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标准,根据左图选择CDF下降坡度更小的曲线,根据右图选择CDF更高的值。通常而言这两个标准趋势相反,也就是我们需要尽量保证CDF下降不那么剧烈且CDF值也不能太小。在这里,似乎当k=3时是最合适的。当然,有时不一定要遵守这个方法,一些研究也按照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了其它最优k值标准。
这些图展示了在不同的k值(划分的聚类群数量)下,样本的聚类情况。在示例中,似乎k=3时相对更好一些。
该图展示了在不同的k值(划分的聚类群数量)下,各样本所属的聚类群。
#查看样本所属的聚类群
cluster
#例如,查看当划分3个聚类群时,各样本所属的聚类情况
#其它聚类群的情况,更改数字即可
cluster[[3]]$consensus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