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临黄河的城市,夏日的风,如往年般温润。我喜欢这个城市,因为它带给了我太多记忆,而记忆里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川流不息的黄河带给整个城市那温柔的晚风。
生命中要面对的事物很多,而能一直烙印在人心中久久不能磨灭的印象片段,确是少之又少……
我记得,在2012年的那个夏日傍晚,天色朦胧,街灯昏黄。风轻轻吹着,拂动起人们半袖,吹动着少女轻盈的发丝。路边的摊贩花样百出,来往的男女惬意悠然。我目视着这个世界呈现给我的一切,我失落着,我忧伤着,我的内心是甘甜又充满痛楚的。
我从网吧走出,天边黑沉,云层绵密,时间完全入夜,细雨轻轻跌落,街头少许有人,我无措地穿梭在路边绿化带旁一根又一根的路灯下。那种感觉是奇妙的,我喜欢行走在小雨间的感觉。我思索着,体悟着生活带给我的一场又一场变故,那仿佛是我一个人的世界。
我们是大山的孩子,我们自小便与野蛮挂钩。时代的洪流淹没了旧有的文明,大山的人们匆匆为奔赴新时代而赶路。然而,作为信息末端的接受者,我们的很多人,辜负了各自作为社会赋予我们的美好命运。
作为时代洪流里的微小细物,由人卑微的个人意志以及环境片面的局限性,辍学打工便是我们的归宿。
那一年,我十八岁,也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体验生活”。我们这一代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成长,社会中的新奇与各种意识形态不断地填充着我们的好奇。
我们无法保持内心的纯粹,或者人生来就是富有探索的使命的。这些,使得我们必须在犯错的途中挣扎着,或许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就整个社会的观感而言,犯错的代价是昂贵的,故而,每个人内心都有崇尚道德的信念,或者道德本就是为人的究极之本。
我不知道在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过的不好。或许,我是知道的,而我知道的,也正是每个人亲身经历后的感叹。然而,人们很多时候也仅仅是感叹,而不是差了一步的感悟。
那一年,我青春懵懂,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我是自信的,我是失落的。我在一处工地上当工,我独爱于那些老头们聊天,相较于同龄人,他们的话语间总是充满着包容。那时的我们,还是充满着趣味。工地上每年意外不断,我就是从老头们口中喃喃真切的故事中,记住了一句感觉很妙深的道理。
那一年,在旁边另一个工地上,临近晚上。一个抹灰匠端着瓷碗哼着小曲儿走在食堂打饭的路上,一个不留神便掉进了未曾处理的一两米深的大坑里。结果人死了,旁边落下的晚却好好的。这件事在和我关系甚好的一个老农口中道完后,他便感叹说道:“人是生有时,死有地,意外总比惊喜要来的突然。”
是啊,生有时,死有地。命到点了,喝口水也可能呛死。
如今,我重新回到了这座熟悉的城市,纵然感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那记忆中的味道依然是在不断在如今多处场景中重合。地方依然是以前的地方,我好像也是以前的那个我。可过去与现在,到底又是那些地方变了?我不得而知,也可能只是年龄上变了吧,也可能是……
漂浮在这世间,又使然如沧海之一栗,又哪里能说的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