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着以下述的路径来理解心外无物。
什么是心?
觉知、觉察、良知、本性、本体等等,没法用文字表述清晰,但能明了地感知到这种似乎来自内心的体会。暂且认为是觉性,觉知内心感受的能力。
什么是物?
物质性可触摸可感知的物,非物质性的社会关系,都可以是物。
为什么说心外无物?
心所能感知的,不是物的本身,而是觉性对外在的物的认知印象投射在心里之后,重新形成的觉知。这种觉知,是人为的,在内心创造的一系列思维形象。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全角度反应事物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对同样的事物,理解的维度的多少的差别。既然对世界的理解,只是心对世界的投影,而生而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主动选择的能力,那么对于进入内心的投射,是可以自主决定的。如果无法自我决定,那是大脑的物质自动反馈系统压制了觉性的理智判断系统。因此,人需要处理的仅仅是内心对外物的反应,即对应产生的情绪、事物之间的关联、事物的运行规律等等。在心之外的外物,并不需要投入精力。如果精力向外倾泻,比如愤怒、怨憎等等外投的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始终在于处理内心对外物的反应。但凡能心安,平和,处理结果都不会太糟。
心外无物,是告诉我们感知力、精力只需专注于内在即可,不必纠结于外在。内外的纠结,是精神内耗,是最要不得的处理方案。
明白了心外无物之后,为了更好地处理问题(即处理进入大脑的外界信息),为了能更理性地做选择,需要保持觉性在当下的运行。过去与未来并不存在在当下,它们以概念的形式存在,是大脑为了方便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而创造的所谓时间概念。有了时间概念,可以简单快速有顺序地处理当下情境的日常事物,提升人类族群的生存机率。提升生存机率的同时,保证了大多数情况下的正确选择,但丧失了一部分对真实世界的如实的理性的判断。这种理性判断,就是人的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因此,大部分人可以在没有独立思考的情况下,保持生活状态。而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始终是一小部分。这个社会,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常常以各种隐形的方式掌控着毫无思考能力的人的生活方式。
前人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要想保持觉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观呼吸。呼吸是大脑的物质性自动反馈系统,属于被动无意识状态;观呼吸就是觉性意识到自己的呼吸,激发理性思考系统,属于主动有意识状态。呼吸无时无刻不在,观呼吸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觉性常在的状态。这就有效保证了所作的选择更具理性,确保生命系统向着长期高价值方向前进。
训练观呼吸法,可以是打坐,可以是冥想,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动作,只要在当下,能观照到自己的呼吸,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即保证觉性参与到生命系统的每一次选择中。生命就是连绵不断的选择组成的,让每一次选择错的更少一些,就是最大的胜利。
人最终都是走向寂灭,而觉性的参与,就是让寂灭来得更晚一点,或者让寂灭更具有社会价值一些。寂灭来得晚一些,是让族群繁衍的更久更广,是生命最原始的物理意义;寂灭更具社会价值,是在让族群繁衍的更好的过程中,个人为族群所做的努力,这就是个体生命的社会意义。
做个简单的小结。心外无物,是让人向内看,万物归一,制心一处,心神不散不乱,不被外物所牵制,避免耗散精气神。这就像是心法、内功,是做事的基础。努力让心外无物这个理念刻骨铭心,即能让狂心顿歇,安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