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梁鸿所写的《出梁庄记》不算是一本新书。2013年,它第一次出版,现今读来,仍具强烈的现实意义,让人沉浸于一个个血肉鲜活的人物群像中不能自拔。
梁庄,是一个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名字。在百度地图上搜寻,仅河南就有上百个“梁庄”的相关地址。恰恰因此,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一个全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勤劳吃苦的河南人甚至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生于穰县梁庄的梁鸿先后到西安、信阳、南阳、广州、东莞、青岛、内蒙古、北京、郑州、厦门等多地,通过细致描绘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打工的梁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在《出梁庄记》中,她构筑起了出门在外的“梁庄人”,甚至是所有进城“新市民”的完整生存形态。
原先是“农民工”,现在被称为“新市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的农民因失地而进城,有的农民因种地收入太低而进城。进城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离不开每一位“梁庄人”、每一位“新市民”的贡献。可是,称谓上的变化,并不能让任何一位打工的“梁庄人”对所在城市有自我认同感。《出梁庄记》出场的主要人物有51位,他们平均外出务工时间为16.7年,梁万国、王二年、梁峰、正林、韩恒文、小柱……他们有的校油泵、有的当小老板、有的蹬三轮车、有的当设计师。但就像罗大佑所唱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中没有霓虹灯”,梁庄人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叶落归根”的想法,口中所说“城里终归不是我们的家,有钱也不会在城里买房子”的话,必非“酸葡萄”心理,实为发自内心的悲怆呐喊。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用平视视角写出的纪实文学。或许是因为作者也是梁庄人的原因,受访者大都是亲朋好友、儿时旧交。书中没有对青天大老爷的跪拜、对领到补贴后满是笑脸的感恩,梁鸿用自己的脚丈量出了梁庄人们与家乡的距离,用自己的笔写出了梁庄人们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他们为一块两块钱打架,委身于几平米的小屋,工作于恶劣的厂房……《出梁庄记》体现出的绝不仅仅是城市与农村文化的差异、文明的冲突,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机制体制障碍是“新市民”们难以融入城市的根本原因。“低保障,忧未来;高支出,低收入;住远郊,缺认同”,这样的担忧深深地根植于所有外出打工的“梁庄人”们的思想之中。
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关怀应放在一切之首。对“新市民”来说,包容是最大的关怀。因此,包容性是一个城市人文和管理文明的重要尺度。它不仅指外来人不仅可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满足感。正如梁鸿所说,当她奔波于大地上各个城市和城市的阴暗角落时,她看到一个个“梁庄人”,她的心充满忧伤。这忧伤不只来自每一场景中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制度与个人、城市与乡村,也来自它逐渐成为我们这个国度最正常的风景的一部分,成为一体化追求中必须的代价和牺牲。
梁鸿的《出梁庄记》中记录的只是“梁庄”生命群体中重要一部分--分部在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为了了解完整的梁庄,读者还可读一下梁鸿的另一本著作--《中国在梁庄》,它勾勒、描述了梁庄近年个世纪的历史命运。两书合一,可让读者系统了解以梁庄为样本的中国农村变迁;了解在城镇化大潮中,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样态。
2017年8月23日读《出梁庄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