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是一首送人远嫁的诗。诗中的【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自称,当是卫国的君主,【于归】的【仲氏】则是其二妹。本诗的性质是一首送别的诗,对此古代学者的无异论,至于送者与被送者是什么人,则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毛序》说这是春秋初年卫庄姜送归妾的诗,《郑笺》认为这归妾就是陈女戴嫣。《列女传·母仪篇》说这是卫定姜之子死后,定姜送其子妇归国的诗。清代魏源调和这两种说法,以为这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的诗。(见《诗古微诗序集议》)
崔述《读风偶识》说:余按此篇之文,但有惜别之意,绝无感时悲遇之情。而诗称【之子于归】者,皆按女子之嫁者言之,未闻有称大归为【于归】者,恐系卫女嫁于南国而其兄、送之之诗,绝不类庄姜、戴嫣之事也。
大意就是崔述读《燕燕》这首诗,有惜别之意,绝没有悲惨遭遇之情。诗经中称【之子于归】,都是女子出嫁的意思,没有称妇人被夫家抛弃,回归娘家称为【于归】,恐怕是卫国的女子出嫁到南国而其兄长送别之诗,绝不是庄姜、戴嫣等人的故事。
他依据者诗的内容,分析其作者,语甚精确。又,闻一多据第四章【仲氏任只】句,以为诗为任姓国君送妹出适(出适为出嫁的意思)于卫之作。按今存文献所载任姓国都在卫之南,与第三章【远送于南】句牴牾,姑录以备考。
王士禛言《燕燕》之诗,为万古送别之祖(《分甘余话》)。这首诗为后人称道,即在诗中描写了一个感人的送别情景。朱熹言作者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的他精神出。(《朱子语类》)诗中对燕子飞翔时毛羽、形态、声音的描绘,生动形象,富于画意,但在诗中,只是起渲染情境的作用。真正传神写照的,全在前三章所叠咏的【瞻望弗及】一语,此诗的影响,主要也表现在这种情境不断地再现中。如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苏轼诗【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韩缜词【但登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张先词【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均远绍此诗之意,而在诗的意境上作了进一步的开拓,诗中情感显得更加真切,形象也更加鲜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鸟名,形似雀。陈奂《传疏》:诗重言燕燕者,此犹鸱鸮鸱鸮、黄鸟黄鸟,叠呼成义之例。
于:句中助词,无义。
差池:不齐一。马瑞辰《通释》:差池二次叠韵,义与参差同,皆不齐之貌。
之子:指被送的这个女子。
于:往。
野:郊外。王先谦《集疏》:以三章【于南】例之,此【于野】亦当为往野。
瞻:《毛传》:瞻,视也。王先谦《集疏》:妇去既远,瞻望之至不能逮及,思之涕泣如雨之多也。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颉、颃:向下飞,向上飞。《说文》段注:《毛传》曰【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解者不得其说。玉裁谓当作【飞而下曰颉,飞而上曰颃】,转写互讹久矣。
将:送。按此句是倒装。【远于将之】即【将之于远】。远于将之,送她往远处去。
佇立:久立。佇是宁之后起字。《说文》:宁,辨积物也。引申为时间积久之义。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下上其音:王先谦《集疏》:鸟飞由下而上,下上皆闻其鸣。音随身下上也。这章【下上】正与上章【颉颃】相应。
南:指卫国的南边。
于南:往南方去。闻一多以为南通【林】,指郊外,与音、心叶韵。此说甚为有理。《鲁颂駉毛传》:郊外曰野,野外曰林。如依闻氏的解释,则此诗首章说【远送于野】,三章说【远送于南】,也就有渐送渐远之意。
实:同是。
劳:指思念之劳。《说文》:劳,剧也。从力荧省。焱火烧冖,用力者劳。引申之,用心甚亦曰劳。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仲氏:老二、二妹。古人多用伯、仲、叔、季为兄弟姐妹的行次。
任:信任的意思(从《郑笺》说)。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训任为善,亦通。
只:语助词。这句是说二妹可信任。
塞:㥶的假借,诚实。《说文》:㥶,实也。《毛传》:塞,瘗也。崔灵恩《集注》本作实也。
按:作实是。郑注《考灵耀》曰:通德纯备谓之塞(具备纯正完洁的共同遵循的道德是为塞)。
渊:深。《孔疏》:其心诚实而深渊也。
终:既。王先谦《经义述闻》:终犹既也。终……且,犹既……又。
温:温柔。
惠:和顺。
淑:善良。
慎:谨慎。
先君:死去的国君,指作者和其妹的父亲。
勖:勉励。《说文》:勖,勉也。《周书》曰:勖哉夫子。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即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