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你的名字》席卷各大媒体头版头条首页banner的时候。《在这个世界的角落》仍然凭着口碑,惊人又不意外地,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靠众筹来完成制片,借影评人自来水推荐收获人气。果然,江湖总会有传说。
总评
早就想慕名看看这部作品,一直拖到最近。嗯,说实话,看完之后心情很微妙,甚至有一点点失落。因为,它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
先抛开历史的恩怨 客观看片
在还没看过之前,我读过一些关于作品的介绍。给我的印象是,导演想要展现的是战争年代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体现女主铃纯良坚韧的品质。希望观众们都能对铃抱有同理心,去看待这部作品。
然后,无论是从票房、口碑还是获奖情况来看。这部作品都容易让人充满期待。而实际上,我个人感觉这部作品的剧场版,戏剧冲突并不那么强。大概监督想要表现的是因为普通,放在那个烽火连年的战争年代,反而很有深意。能否体会到,就见仁见智了。
整部作品,以女主铃的视觉切入。铃是一个从小到大都有些迷糊的女孩。能画一手好画,但终究这才能也被时代埋没。
像那个年代的很多女孩一样。铃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嫁作人妇。本分地服侍丈夫和公婆。看起来很没有自我的铃,也会有自己的心思,在夫家找不到归属感的时候也会难过。但她始终克制,日复一日努力做一个贤惠的妻子。
虽然家中的日子还算过得去,时局却越来越动荡。日子越来越难过,战争一触即发。即便如此,铃还是有点迷糊又努力地过着每一天。
她会因为被夫家人取笑而郁闷,却也想着能让大家笑出来也是好事。这样的铃显得很没有个性,实则隐忍又单纯。
直到铃在吴市遇见自己的小学同学,已经成为海军多年的水原,那个他小时候在意过的男孩子。我第一次感觉到铃不是一个众生相,而是独立的个体。她只是长期的情感压抑得不到释放。在熟悉的人身边,她好像做回了原本的自己。
也因为铃被丈夫周作,拱手送到水原身边。影片中,第一次我感受到了铃的意志。她拒绝了水原的告白,愤怒丈夫的抉择。从这个时候开始起,我觉得铃的人格,越来越独立。
不久后,在一次哑弹爆炸中,铃失去了右手,还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外甥女晴美。铃觉得自己越来越难在夫家待下去了,吴市的一切都让她难以忍受。一番心里挣扎之后,她决定回娘家去。
然而,或许是天意。因为要去医院复查,她推迟了回家的时间。就在她计划要回去的那天早上。因为大姑子的一番话,她决定还是留下。几乎与此同时,她的家乡广岛就被核爆了。
核爆后,日本宣布战败。我认为,直到这里才是故事真正的高潮。通过广播,整个日本都知道了战败的消息。铃所在的吴市,有人升起了太极旗。一直迷迷糊糊的铃,完全接受不了事实。她痛哭呐喊,这一场政府宣传的正义之战,让民众跟着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却什么都不是。
很多人觉得铃这时候的台词很刺耳,对她的表现会报以冷笑,甚至冷颤。但这反应的是日本的事实。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不让民众知道真相,那么民众是悲哀的,这个锅铃一个人背不起。
作品从一个很小的人物,去折射一个时代主题。不是疾风骤雨式的深刻,却用最平凡的方式让能够产生共鸣的人,快速带入。抛开中日之间深刻的历史问题,铃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时代的不幸。就作品的意图而言,我想是要借她在生活中展现出的坚韧,来表达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放回到历史当中 果然越看心越凉
这部作品所描述的故事,从1933年开始。那个时候,日本已经开始了对华的侵略,东北已经沦陷成为伪满洲国。再回忆一下历史的时间轴,1929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1929年至1933年被称为大萧条。日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的打击,开始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而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的角落》中,1933年广岛的市区街道,一片繁华祥和。我不禁感叹,抢夺别人的资源,换回来的好日子,原来这么安逸。把侵略叫做圣战的政府,持续给国民洗脑的同时,还真的为国民改善了生活。呵呵,所以,八百万神明保佑,就让普通老百姓安心地狭隘吧,对没有烧到自己国土的战争视而不见。
然后慢慢地,好日子过到头了。等到恍然大悟的时候,自己的国家不仅成了战场,还是战败国。这个时候,要去展现一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吞的隐忍和坚韧。这种剧本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了都要鼓掌,戏真的好足!
诚然,战争是少数人的意志。更多人是受害者,包括侵略国的吃瓜群众。在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细节,当天皇宣布战败的时候,最呆的女主一反常态地展现出玉石俱焚的决心。更多的人,对于战败和核爆表现出的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
我反倒觉得女主才是正常人了!动手打人的人,被暴打之后,首先是会不甘心,而不是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手欠去打人。若真要有同理心,我觉得铃听到战败时候的反应,并非不在这个角色自己的情理之中。
反而是那些冷漠的人,太可怕!不管怎么去理解这场战争,打得那么不计付出,输了之后还不痛不痒。我觉得才最恐怖!好像战争都是你们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终于结束了。日本被核爆,吃瓜群众也是受害者了。一来一去,嗯,好像就这么抵消了?颇有一种“不然你还想怎么样?”的既视感。
欸,我能说脏话么?
到底要不要当成反战片来看?
这部片,之所以能够引发大家深刻的讨论。当然是和它本身的战争背景设定有关。但实际上,战争在这部作品当中,并不太残忍。铃的哥哥死了,葬礼上只有一个装着小石块的骨灰盒。铃徒手拿起骨灰盒里的石头,以为那是哥哥的脑子。
空袭的时候,在半空爆炸的炸弹,在铃的眼中成了渲染开的颜料。战争好像是在铃的画布上完成的,把血肉模糊的场景都丢到了一边。通过对废墟的展现,较为隐晦地描写了战争的残忍。防空警报拉响的时候,铃一一说出注意事项,居然还感觉好呆萌。
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影片在做PR的时候,一直没有拿出“反战”这两个字。而真正对战争的反思,集中在最后战败女主的反应上。先来看看一直有争议的剧场版的表现。
那么,实际漫画中是怎样的呢?
全是日文,首先要说一下大意,从右到左看。说的大概是:这个国家的正义正在消亡,顺从暴力的人也会屈服于暴力。这就是这个国家的真相,我真希望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死掉啊!
哦?怎么感觉和剧场不同了?
其实,剧场版中,也不是没有表现出女主发现日本是侵略国,所以最后被暴力制裁。只是,剧场版的说法真的太过隐晦了,不如漫画来得直白。
这种处理,我觉得也非常反应现在的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对历史没有反思的那部分就不说了,即便有反思,也大都不愿意直白地说出来。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要去想想,这种敏感话题电影,太过赤裸的表达,在日本可能无法公映。
我只是想说,这部作品,如果只是当做战争时期的家庭剧来看,确实是佳品。有温馨有羁绊,让人看到了战争时期对生活非常正面的例子。让我一个出生在和平时期的人,开始反思自己有时不该去自怨自艾。
作为反战电影的话,整个故事太过绵软。整部作品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太多,甚至在前期看着看着会容易跳戏。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非要在战争年代才成立的故事。哪怕放在日本战败后,民众生活很艰难的时期,铃这个人物依旧立得起来。所以,我要表述的是,作为反战片来看的话,就算剔除政治立场,这部作品也不够深刻。
后 记
《在这个世界的角落》确实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和话题量,也斩获各种大奖。制作固然精良,看过之后,就如同我开篇所说,有一点点失落。关键还是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这部作品吧。作为一部动画来说,作品还是可圈可点的。依旧还是推荐没有看的诸君,可以去看看。
--------------------------------
想听有声版的良心补番,大家可以去荔枝FM搜索良心补番收听。
关注微信公众号:liangxinbufan(长按复制),收获更多好番推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