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父辈的育儿方式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以为,以惩罚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乖乖听话,按照家长的话去做。这个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成功。比如,我的弟弟,他小时候很倔强。我父亲把他的屁股打得五个手指印都看得真切,母亲在一旁劝他说一句“我再也不干了!”可他就是不说。惩罚有时候也是无效的。
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知道打骂无效,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我们开始和孩子讲道理。走在前沿的新知父母还去上了父母课堂,学了很多方法,比如“共情”。是的,一开始这样同理孩子,“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很生气,你想把弟弟扔出去。”然后我们继续说,“可是,你这样是不对的。你是哥哥,要照顾弟弟……”我们以为:“只要好好解释我的想法,孩子就会了解到我们的立场,会乖乖地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可是,并没有。
为什么跟孩子讲道理,有时候有用,有什么没用呢?
因为你还想要控制他。你还是想要他按照你的来,听你的话。我们想要操控孩子的心,还是一定能感受得到。他只要觉得我们是要操控他,他就越想反抗。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把他抱到洗手台边上,快速地给他洗个脸刷个牙,任他哭一会儿。但是你没办法给他安装一个开关,让他睡他就睡,让他不哭他就不哭。当孩子再长大一点,如果他们不愿意,你更加不可能要求他们按照你说的话去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而且,他们的优先顺序还和我们大人的很不一样。如果你以为你能要求孩子违背自己的想法去达成你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了。
朋友前天来向我诉苦,他8岁的儿子,现在放暑假了,经常要在家看电视。看到儿子盯着屏幕看了一小时了,妈妈叫儿子把电视关了,让眼睛休息一下,说了一堆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的话。儿子不肯关,妈妈就来关。妈妈关了电视,儿子又去打开。妈妈火了,冲儿子大吼,“不许看电视!”儿子一气之下摔门而出,妈妈急了。“讲道理也不听,骂也骂不得,这该如何是好?”
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父母和孩子想做的事情不一样。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放下操控孩子的念头。
我们只能是调整自己的期待,把孩子真正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成一个大人,去对待。是他们真正“愿意”去做的事情,他们才会按照你的要求行事。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方法。
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有一次我在家带两个孩子,4岁半的儿子和朋友的4岁女儿。他们吃过午饭要下楼去滑梯玩。太阳很大,我不想带他们出去。当我说“不可以,我们就在家里玩。”他们也非下去不可。后来我想了想,说:“可以啊,等我们午觉一睡醒就下去。”俩孩子就同意了。
妈妈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并且告诉他们何时可以做想做的事情。这个方法很简单却非常有效。回答“可以”并提供替代方案,孩子也觉得受到了尊重,更愿意配合。当然,这个沟通技巧也并并非次次见效。任何一种沟通技巧都不是万能的。每个孩子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
以“提问”代替否定
我前文提到的朋友8岁的儿子,正值前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选择权”。他渴望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儿子想要看电视,妈妈说不可以。这势必会引起对抗。
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说:“我们的约定是什么?”(前提是妈妈和儿子以非常尊重的方式约定了看电视的日期和时长。)
儿子:“我们约定周末可以看电视。”
妈妈:“对啊。今天星期几呢?”
儿子:“今天星期三,不是周末。”
这样的提问就会引发孩子去思考并得出结论。即便他不高兴,也只能接受。
不只是8岁的孩子,连我2岁半的二宝也一样。
他要跟我去市场,如果我说不带他去,非闹腾不可。
我这样对他说:“现在下雨了,我要撑着伞,抱不了你。怎么办呢?”他说:“我寄几(自己)走啊!”我们去市场来回全程都是他自己走的。
我们都不喜欢别人告诉我们怎么做,觉得那是在“发号施令”,自己的掌控权受到干预了。孩子也一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