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绿皮汽车,一段延绵不绝的公路,一位钢琴家,一名痞子司机,偶尔斗嘴,偶尔蹲局子,一路上,音乐与吵嘴伴行,意外与惊喜同道。一路向南,情谊在路途中不断升华。
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部跨越种族的友谊之影。双男主,一位知识渊博的天才钢琴师,一位社会经验丰富但行为举止粗鲁不已的游业人员。这样的搭配似乎预示了之后的一切争吵和矛盾,可一路看下来,不得不感叹这份剧本的奇妙之处。很惊喜的是,在结尾的最后发现这是个真实故事。
有托尼,有唐。
有音乐,有阶级,也有歧视。
“这个世上从不乏挚友。一路互补,一直同行,在风雨阳光后倚靠着湛蓝的天空,喝着小酒,聊着天,眼里都是细碎的笑意和对方,一生也足矣。”
一开始,托尼就对黑人抱有歧视思想。妻子请来两位黑人工人在家里维修东西,并请他们喝了杯酒。而之后,妻子就看见垃圾桶里被托尼扔掉的黑人用过的酒杯。这样的一个镜头映射了托尼对黑人的不感冒。于是,在之后的求职过程中,托尼对唐,这位伟大的黑人爵士钢琴师毫不来电,甚至于反感。
而由于唐出的高薪,为了赚钱养家,托尼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成见和怀疑答应了唐的聘请。
没事,他只需要安安份份地做几个月的司机他就能赶在圣诞节之夜和家人团聚,并带回几个月的工资。所以,这份交易并不亏。
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一个搭配注定之后的路途不愉快。唐厌弃托尼粗鲁的行为和小偷似的举止,两人的第一次争吵于托尼捡下一块石头开始。不得不说,在真理面前,托尼再多的敷衍也只能安分。只是大概每一个听话的灵魂下都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托尼并没有听从唐的话把石头物归原主,相反就在唐的眼皮底下做了个样子,石头照样揣进自己的裤兜里。
安静,热闹,活泼,内向,沉默,多言……托尼和唐的性格截然不同,所以一开始,双方对这份友谊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和期待。两人只是,各做其事,各玩各的,反正几个月而已,车开着开着就会过去。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性格的不断磨合,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之间的相处模越发自然轻松流畅。唐因为喝酒而被人揍打时,托尼凭借一人之力,甚至没有用到武力而把人安全地带走;托尼因为殴打警察被拘留在警局时,唐给肯尼迪总统打了个电话就让警察无条件把两人释放;唐因为在旅店和一位男性乱而浑身赤裸着被警察抓去警局时,也是托尼用钱一力解决……
互相捆绑,互相救赎。
唐帮助托尼写信,一字一句满是情意。远在家乡的托尼妻子读信时热泪眼眶,而直到影片的最后托尼妻子给了唐一个拥抱时说的一句话更是让观影人释然而笑。
“谢谢你帮他写信。”
一句话,一份欣慰,两份心意。
性格互补才是友谊的顶级配置,共同进步才是情感的最终归宿。
托尼和唐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搭配。
一人优雅,一人粗鲁。
互相学习,相互救赎。
唐因为自己的黑人身份,尽管优雅,尽管有着常人无法拥有的成就和天赋,在他的内心深处依旧藏着一个自卑的阴影。想进餐厅用餐时被人因为种族身份而拒绝在外,想解决生理需要时被侍者指引一处黑乎乎的小屋,被抓进看守所时因为黑人身份而被拒绝保释……一路向南,一路从被尊重到被歧视,他内心的惶恐和不安越发强烈,所以的坚强终于在托尼的几句话中全然崩塌。
雨夜,湿透而望不断尽头的公路,绿皮车,在那一刻,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野兽,叫嚣着让托尼停了车。
转身的瞬间,托尼被他微红的眼眶和激烈的措辞所惊到,那一刻,他知道他无心的话到底给这位天才钢琴师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他无语,压着嗓子说不出话来。
种族歧视,阶级矛盾,一直存在,从未停止。
这一刻,他该说些什么,他能说些什么。他还不能忘记自己一开始把黑人用过的酒杯扔进垃圾桶,用歧视的眼光看着黑人工人……
说到底,黑人没有任何错,只是大自然的选择让他们有着令人过目不忘的肤色。可这有什么呢,世界上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如若世上所有都是一样的,那世界也只是单一的,毫无新意可言。
可是,很少会有人懂。
所以,无论他再怎么掩饰,再怎么优雅,自己也始终被烙上黑人的印记。而且是,从一始终,不曾改变。
那么一段屈辱的历史,那些个不见天日暗黑的日子让自卑一直在他们心中滋长蔓延。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天才钢琴师,作为一个站在冲破种族歧视天网的一人,他想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凭借自身的天赋,从北开始,一路向南,带着肯尼迪总统的信任,勇往直前地宣扬种族平等。
其实托尼也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见证人。
从一开始的歧视,怀疑,到之后一步步地信任,携手同行。说起来也只是两个平常人,却不顾世人的漠视,相处成了生死之交。
种族的不同,性格的差异,一路风景成就一段友谊。这样一部电影,提名奥斯卡不容置疑。
“我们都期待世上有另一个自己存在,却最终同身边与自己迥然不同的人处成了兄弟。”
似乎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唐和托尼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却因为一辆绿皮车而成了彼此的知己。
“我给你解决麻烦,你帮我写情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会一直如一,从量变到质变只需要时间的馈赠。
总有人有着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三观,如若能忍受,只需要时间的磨合和惊奇的陷遇就能互相消了棱角。
《绿皮书》,峥嵘岁月。
托尼和唐,酒馆里的痞子和演奏厅里的天才,灵魂的融合从不局限于种族身份,放下成见时,灿烂的阳光不会吝啬而堆积在街角。
最感动得大概是,影片的最后一幕,托尼和唐冒着风雪在圣诞夜赶回家中。
托尼家,笑声一片,温暖不断。
唐的公寓,高贵华丽的物品堆满房间,却是冷清得只剩下他一个人。
最后呢?
最后托尼开门,唐就站在门外,笑容颇有些含蓄。
随后,托尼一家对唐的到来表示欢迎,而托尼妻子也给了唐一个温暖的怀抱。
“谢谢你帮他写信。”
不言而喻,有的话到此为止。
托尼告诉他——“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不敢迈出第一步”
所以,他选择了做一个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人。
会孤独,也会纵然。
无所谓出生,只在乎选择和追求。
“我渴望拥有阿甘的专注,托尼的为世方式,安迪的坚持,以及朱丽的天真和纯洁,归根结底,只想成为电影里的主人公,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