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格高要求家庭中长大的我,一直还算努力。如果用时间观念强、自律、有想法等所谓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来标榜自己,也不算太过分。但工作这两年,自己的努力路上起了些许波折。今天把文章写在这里,更多的是教训。
(一)大多数事情都遵循“循序渐进”的自然法则。也即,事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阶段性规律,人为应顺从这些规律,而不应强求。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早知道XX就好了”的时刻,若有过,你大不必为此难过。所谓的“早知道”那个时刻肯定是在你说这句话之前,当时的你和现在的你,所处的时间点不同,了解的信息、做决策的能力也不同,也即当时的你受历史局限的制约,你不能用现在的你去评价过去的你。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应该放任过去的经历,而是在每个时间点都尽力而为,做到当时的最好就可以了,而不必事后难过。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学习,做事的计划上。若有些事物、理念,此刻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这些又不是此刻必须掌握的,那就先放一放,等稍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或许能很容易吸收。为此,你不必担心,这样的放置处理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明白的道理理念,你现在已经接触了,你已经很优秀了。况且放置的这段时间,你用来做别个方面的成长,终究是殊途同归。
(二)尊重别人是“为你好”最好的表现。“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多出现在家人、朋友之间。那些假心假意说“为你好”的言行,不在此文讨论之列,笔者只谈论真心为别人好,该如何。为何是尊重?尊重有两个潜在的前提:你很优秀,你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我很爱你,无论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读过心理学的小伙伴都会很清楚这两个前提会激发出多少正能量。同样的,你若不顾及尊重的去为亲友提建议或越俎代庖,你便破坏了此前提,为此产生的负能量,心理学上讲的也很清楚。
(三)控制能控制,影响可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对于外界的人事物,包括上文提到的亲友,他们都是外界的客观存在。我们能控制的只有我们自己,若想改变外界的存在,那就尽力用自己的言行去辐射影响他们。此处的言行不同于上午提到的“为你好”的言行,具体该如何操作,可以参考人际学、心理学相关的主题阅读。对于不能改变的,就客观接受。
(四)远离负面人物和精神贫瘠者。此处的负面人物是指情绪、素质是负能量的人物,他们的存在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生活质量。比如那些不停抱怨的人,那些很容易动怒的人。负面人物多出现在能力不强的人中,而精神贫瘠者则也有可能出现在能力很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记得有次面试一大所,是两人单独谈的那种。面试官对我从头到脚挑剔了一遍,然后大说特说自己多么多么牛逼,自己工作多么严谨,等等云。当时我就笑着想,你的生活中该是多自卑啊,需要这样太高自己。还有其他的精神贫瘠型,与他们相处,你要各种顾虑,会浪费你太多精力。故而远离。
(五)精而专。与读书时不同,考试要的是总分。工作中要的是你有一个长板。因此,在业务领域内,要做到精深。所谓专,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大爆炸会分散自己的精力,自己要尽力做到专注,短期内表现为书一本本的读,不要多本书齐头并进;长期表现为专攻某一主题的学习,不要两天英语,两天专业知识这样分散学习。
本文多是自身经历的总结,没有体系化。文中很多思想,在其他类似的地方也有表述,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不同语境有不同含义。经历后再看这些道理与当初读到这些道理的感受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