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一年,就要面临着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试,高考。而我却整日坐在课堂里追那本小说——《追风筝的人》。
风筝。就好像一位天使般的信使;亦好像一个信使似的天使,它传递着美好和愿景,联系着人间和天堂,我在联想着这其中的故事也一定是美好的。
我怀着期待进入了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调营造的情景,从容平和却暗含忧伤的静美心态讲述的记忆里,沉浸在书里,把课堂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一口气读了70多页。我也喜欢卡勒德笔下的喀不尔的冬天,他说:“冬天是喀布尔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季节,至少那些家里买得起一个温暖铁炉的孩子是这样的。”他说得真实在,喀布尔的冬天和我们这里一样,是孩子们自由的假期,时间的流水滤尽了童年的烦恼。
到当看到哈桑受尽屈辱,阿米尔的置之不理,我的手紧握捶着课桌。当“……说了这个谎——我希望这是一长串,可耻的谎言中最后一个。”时我已气得把书摔掉,脸涨得通红。不该是这样的啊!他们不应该是最亲密的吗?一个是风筝的最好放飞者,一个是最好的风筝的追逐者,这不应该是最美的故事吗?
但是,风筝就是风筝,它的天职是飞翔。我不知道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是天使;而落了地的风筝,却是魔鬼。或许落地风筝就是那经过世俗浸染过以后的人性。
打了三天我都不理睬在角落里的书,心中的怒火渐渐消退,但思考却与日剧增,我想知道所以又捧回书。随着剧情的跌宕曲折,我的心也是波潮起伏。这个故事枝节复杂而且厚重,但好似一切轮回又回到了起点,最后又重合为一点。风筝也是一样,故事起于它也只与它。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
读完书后,我觉得依然是一个感人美好的故事。我也找到了天使——阿米尔。虽然书中满是他的懦弱,忏悔与自我救赎,但我觉得他真是坠落人间的天使。其中他的父亲才是魔鬼,而哈桑则是试金石,拉心汗是引路蜂。阿米尔一直在爸爸走也走不出的阴影下呼喊,谁能教他挺身而出?面对父亲和别人指责自己是懦夫时,天使的血液在说:“也许父亲说的对。”他敢于承认,而且他把他善良的心,把所有的过错,全都责怪在自己头上,这是和他经历相似的父亲和事情的始俑者阿塞夫永远不能做到的事,因为他是天使。
这让我体会到人总有丑陋的一面,“丑陋总是与美好如影相随的,在美的背后,丑正探出半张脸庞。”更让我懂得人生并不总是温情脉脉的乐园,温情是一段心路挣扎后的驿站,供远途旅行的人歇脚。
读完这本书像品一杯茶,有一点苦涩,但其中的甘甜,让你回味良久。其实人生不正是一杯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