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王裒终生不朝西
周处立志除三害
魏、晋交替时期,有几位人物名声很高,不是因为建功立业,而是为人处事与众不同。
王裒的父亲名叫王仪,为人爽快,在晋朝司马家族统治时期作过安东司马。
有一次,司马昭提起多年前的一次大败仗,问臣子们那次吃败仗是谁的责任。【274.7初,东关之败,文帝问僚属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
王仪想都没想,说:“当然是统帅的责任喽!”【274.7安东司马王仪,修之子也,对曰:“责在元帅。”】
没想到司马昭勃然大怒,因为他正好是那次战斗的统帅。因此,不由分说地就把王仪拉出去砍了头。【274.7文帝怒曰:“司马欲委罪孤邪!”引出斩之。】
王仪的儿子王裒为父亲的死深感悲哀,因而一生都住在乡村里【274.7仪子裒[póu]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教书种田。他从不接受学生们的礼物,也不要人同情帮助。【274.7家贫,计口而田,度身而蚕;人或馈之,不受;助之,不听。】
有时农忙,收麦子,学生们哪忍心老师那么辛苦?赶来帮收割,他却坚决拒绝,而且将他们割下的麦子全部扔掉。如此的态度,学生们也只好作罢。【274.7诸生密为刈麦,裒辄弃之。遂不仕而终。】
为了纪念父亲,他在坟墓边上搭了座草房子,种上棵小柏树。早晨晚上,来到坟前,扳着柏树枝子,忍不住哀哀哭泣,最后连那根柏枝都枯萎了。【274.7庐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有时教学生们念书,每念到《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一句,总是泣不成声,学生们都不敢高声朗诵了。【274.7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之废《蓼莪》。】
因为父亲在洛阳被杀害,他的住地阳城,又在洛阳的东边,所以他从不朝西而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稍稍忘掉过去的痛苦。【274.7未尝西向而坐】
王裒就这样度过了一生。【274.7遂不仕而终。】
另一位人物叫范粲,他曾经是魏朝皇帝曹芳的太傅。【274.9是岁,邵陵厉公曹芳卒。初,芳之废迁金墉也,太宰中郎陈留范粲素服拜送,哀动左右。】
晋朝初年,他回到家乡,从此再不开口说话。【274.9遂称疾不出,阳狂不言】
家人有事商量,只能看他的脸色:脸色平和,即是默许;神色不安,那便是不同意。【274.9子孙有婚宦大事,辄密谘焉,合者则色无变,不合则眠寝不安,妻子以此知其旨。】
他也绝不出门,整日躺在过去作太傅时用的一辆大车里,大约是表示自己绝不踏上司马家的土地吧。【274.9寝所乘车,足不履地。】
范家待人宽厚。某年,有人在他家山上偷树,家人报告了范家的大儿子范乔。没想到范乔竟不作声。偷树的人心里好惭愧,便背了树来请罪。更没想到范乔微微一笑,拒不接受那棵树,他说:“年关到了,天寒地冻,砍些柴火,给父母取暖,一片孝心,你有什么可惭愧的呢?”【274.9子乔等三人,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足不出邑里。】
范粲三十六年没说话,八十四岁那年,平静地死在大车里。【274.9粲不言凡三十六年,年八十四,终于所寝之车。】
周处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世家,却不爱读书,脾气又特别暴躁,经常和乡里百姓打打闹闹,蛮不讲理。【274.7初,周鲂之子处,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患之。】
有一天他问邻居的老人,说这些年风调雨顺,收成又好,怎么乡里百姓一点儿喜色都没有?【274.7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
老人深深地叹气说:“三大害没除,谁能高兴呢?”【274.7父老叹曰:“三害不除,何乐之有!”】
本地还有三大害?周处没听说过,挺奇怪的。【274.7处曰:“何谓也?”】
“南山有只白额虎,长桥有条长蛟龙。”然后,老人不说了。周处越发好奇,追问那第三样。被追问得没办法,老人只好说:“这第三大害就是你了!”周处得知此情,心里十分震惊:“自己年纪轻轻,竟成为乡里的大害,岂不是枉为人了!”【274.7父老曰:“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矣。”】
他决心从头做起,于是向乡里百姓发誓:“我周处若不除掉这三样祸害,就决不回家!”【274.7处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
周处带着弓箭,翻山越岭,射死了白额虎;又潜入河里,斩杀了长蛟龙,然后离开家乡。【274.7乃入山求虎,射杀之,因投水,搏杀蛟。】
他在外地拜师访友,发奋读书,学习做人的道理。两年后,竟为国家立下功劳,成了有用之材。【274.7遂从机、云受学,笃志读书,砥节砺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