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你说的都对,但我行动起来有点困难。别人给的建议句句在理,但就是有一种力量把我拉回去,表面上应和着对方,内心里又是另一种态度,明知有帮助但就是不愿意做出行动。
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我要养活自己,所以我不能换工作。显然不喜欢的工作会越做越没有动力和激情,甚至会消耗未来的激情,但由于对现状的习惯,来自外界的机会、对未来的考虑就会掉进习惯的黑洞里面被吞噬。
·· 来自于习惯的干预 ··
习惯的惯性会使我们在面临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凭借自己历史的认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这看上去挺合理的,但就是因为是通过自己经验所做的判断,而经验其自身拥有主观的味道,那有利的概念就无法界定,到底是眼前利益还是长久利益;其判断标准是出于嫉妒还是贪婪等等。习惯会让人倾向于在一个适应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状态,如同物理学中惯性一样,如果事物在匀速运动中骤停,事物自身要克服巨大的作用力。
巴普洛夫的狗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巴普洛夫先生养了一条狗,他在每次喂狗喂食的时候,都会先摇铃,然后再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的时候又会分泌唾液帮助咀嚼。在长时间的摇铃-喂食实验后,摇铃的声音就跟狗分泌唾液产生了简单的关系,也就是狗形成了条件反射的习惯,每次摇铃就表示要吃饭,而吃饭就会大量分泌唾液。
这个实验表明了,动物会出于本能,在没有感知的前提下建立简单的条件反射习惯。人作为一种动物,也具备这种动物底层的能力,这种能力经过我们意识处理之后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我举个例子
我们在社会环境中必定要跟钱打交道,有钱就能做很多事情,而没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我们没钱的时候,我们就会建立一种思维上的条件反射 -- 会想要更多的钱,对钱的渴望在长时间没钱的环境中就会转变成习惯,形成习惯后在面临金钱诱惑中就会非常脆弱,就会变得投机和短视,无法建立长远的目标,不仅仅是在行为上,在认知层面也产生的习惯。
我们身边环境中的纪律、规范、文化习俗都是一系列的长久的条件反射,我们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由自主地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 在一切都无法察觉之中。即便是理性参与,我们刻意练习产生的习惯,也会变成直觉,在获取的信息的同时身体自进行响应。
·· 知行合一 ··
我们的习惯不同于巴普洛夫的狗这种简单的应激反应,我们在习惯中融合了技能、态度、观念等等的经验,要打破原有习惯,会对个体造成极大的不适感。好比换了一家公司工作,入职第一天的战战兢兢与在原公司的神态悠闲就形成了很形象的对比,花一段时间逐渐适应了新公司的环境形成了新的习惯,才会慢慢抛弃旧的习惯,在新公司也能神态悠闲。
上面提到的习惯形成,都是“行”的一面,行为被环境无意识地塑造,而作为我们人类,我们有“知”的一面,只是有时“知”和“行”是处于不对等的位置。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以终为始”的原则,它的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用两次创造形成心智上的知行合一,有意识地“行”带来更深入的“知”。
要说是先有“行”还是先有“知”,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具体场景具体分析。倘若是一项任务只需要去执行,无需知晓内部逻辑,在这里就是先有“行”后有“知”;如果是要开始写一篇论证事物存在合理性的论文,就是先有“知”后有“行”。然而,这并不表示了解到先后顺序就结束了,“知”与“行”会进入一个螺旋的循环中,不断地相互影响,即便是巴普洛夫的狗也会在行为中不断加强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
在“知”与“行”循环中,保持把新“知”记录下来,形成长时间的积累,并且有时间就对记录下来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推理,在新“知”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知识体系,给“行”提供合理的意义,用新认知的底层逻辑来击破旧有习惯。
快速的”行“中产生的”知“是迅速、短暂的,需要抓住思考的时机快速记录,才能把知识完整地记录下来,方寸笔迹中的微信端的语音录入不失为一个高效的选择,把想到的内容说出来,方寸笔迹能转成文字记录下来,便于建立更详尽的知识库。
新的一年,用方寸笔迹来帮助你建立你新的习惯吧,二月份签到活动依然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