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四十九天
继续修习论语第十讲课《快熟的鸭子又飞了》
齐国宰相晏婴阻止了齐景公册封孔子。
在孔子35岁这一年,孔子还是一个外求的人。他总希望我们就像成功学一样,就是疯狂的推销自己。总是试图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本事,所有的水平一股脑的全给你倒出来。
但这违背了老子给他说的,博辩广大和聪明深察。
所以说事的时候,人要掩着一点。所以孔子永远也成不了秦国的百里奚,也注定孔子的仕途之路永远都是坎坷的。孔子还没悟道。
虽然孔子有理想有见地,但是他还不知道社会关系应该怎么处。孔子到35岁了,还没明白。
所以百里奚能成为一代名相,孔子不能,因为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他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孔子是攀附外求,而百里奚不一样。百里奚是人家有水平,但人家没说,人家没有到处找关系。
只要是攀附外求的来的东西,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他不会珍惜你的。他可能觉得你有点水平,但没有什么大水平。而且你硬挤进去,还搅乱了人家原来的那一池春水。
百里奚是秦穆公请过来的,诸葛亮也是,刘备要三顾茅庐。孔子没有想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所以晏婴出来阻止。说像孔子这一类儒家的,滑稽而不可轨法,整体的不遵守法度,到处东溜西窜的,居傲自顺,个个觉得自己特别牛逼,很难驯服他们。
而且还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主张人们厚葬葬礼,主张人们不节哀,对于葬礼太讲究。然后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天天的也不士农桑,以孔子为代表的这批人,天天东溜西窜,根本不做农业生产,老想着到处推销自己。
所以晏婴讲,自大贤之息,周氏既衰,礼乐缺有间。说从文王之后,周朝的整个的王室衰落之后,很少有人谈这些繁文缛节的事情了,现在你又把它整出来说。
就以孔子为例吧,你看他穿的叮玲咣啷的,把各种礼节讲究的特别细。如果让他治理国家,别说老百姓了,我都受不了。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就是我这一辈子我都学不明白他这些礼节。
走路先迈哪条腿,吃饭先张哪颗牙。晏婴说我根本搞不清楚这些。
所以非先细民也。大王您用它来治理我们这些老百姓,那怎么可能呢?
齐景公一听是那么回事,所以再见孔子的时候,也不跟他问问题了。
景公也不能给孔子上大夫一个位置,大臣会反对,只能让他居其中。
又过了几天,孔子听说有大夫想害他。看吧,印证了老子讲的,聪明深察而好议人者近于死,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一个好议人,一个好发人之恶。
景公对孔子的这一番对话,就表明了孔子在其他大夫眼中,孔子就是狼子野心。你想取我们而代之。不论孔子讲的对不对,就他去找景公这件事,就说明孔子在政治上极其的不成熟。也注定了孔子在政治上注定起不来。
然后景公对孔子说,本来想给你个中大夫,但是你这表现太猛了。其实只说了两句话,我老了,我是用不了你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要官这个事,我是真帮不上什么忙了,因为我岁数大了。很委婉的把孔子给撅回去了。所以请孔子另谋高就。
景公问政孔子以此作为结局。孔子于是走人了。又回到了鲁国。接着去他那个小基层单位当一天天无所事事的一个小官。
所以我们想,孔子这种木秀于林,这种满腔抱负,这种成功学,营销学,推销他的这种治理理念,最终在齐国的第一次大的事件被来了个烧鸡大窝脖。
就像马云当年推销他的阿里巴巴,也没人搭理他,大家都把他当成骗子。孔子当时的状态也是这样。
所以从孔子35岁这一年,想着去疏通关系去齐国整个大活,结果没搞成,又回到了鲁国,一直到42岁。7年过去了,还是啥都不是,默默无闻。
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有支点谁都可以,关键是就不给你支点,你咋整?所以,支点是我们人生当中很关键的东西。运气非常的重要。
如果孔子生在周朝的时候,他就不一样。只是他生在了春秋时期,如果他生在了一个统一之后的大国,比方说唐朝,他没问题的,但是很不幸,他生在了一个乱世。
所以,没有支点的人生,一定是一个迷茫,压抑,郁闷的人生。
感恩老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