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社会

                                                       传统与现代社会

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然是一个范围广泛而且很有趣味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这一重要的问题并没有在学术界得到充分的讨论,这自然是学术领域里一个不小的缺憾;考虑到这一情况,在本文中,我们准备对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诸多沿续与变化做些比较系统的探讨,这大概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统和现代社会两者间的复杂关联。

(一)政治、经济领域的基本变化

如人们的普遍认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的过渡大致始自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些变化涉及到众多的基本方面,其中,政治、经济领域即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动。

1政治领域关注重点的变化。如我们所熟知,在政治领域里,古希腊时代和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关注重点发生了基本的变化,即从伦理学的“善”转向了政治学的“权利”,对此,罗尔斯说道: “The ancients asked about the most rational way to true happiness, or the highest good, and they inquired about how virtuous conducts and the virtues as aspects of character-the virtues of courage and temperance, wisdom and justice, which are themselves good-are related to that highest good, whether as means, or asconstituents, or both. Whereas the moderns asked primarily, or at least in thefirst instance, about what they saw as authoritative prescriptions of rightreason, and the rights, duties, and obligations to which these prescriptions ofreason gave rise. Only afterward did their attention turn to the goods theseprescriptions permitted us to pursue and to cherish.”[1]即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伦理规范和行为举止的“善”,而现代社会里的人们主要关注的则是日常行为里的“权利”,这个基本性的变化也带来了很多的衍生效应。

作为这一重要变化的很好代表,马基雅维利(1469-1527)即可以体现出这个显著的转变,马氏恰好生活在传统开始向现代社会过渡的15、16世纪之交,在一些著作里(如《君主论》等),他开始从现实、理性的角度来考察政治领域,使得政治学从中世纪的伦理学的纠缠中解放了出来,也初步标志着现代社会里的关注重点从“good”转向了“right”。同一时期的霍布斯(1588-1679)等人也同样地体现了这一显著的转变,《利维坦》等著作也开始从理性、经验的角度来考察很多政治问题,它们都展现了现代社会里的新的思想风尚。总之,政治领域的基本关注点的变化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的基本差别之一。

2民主类型的转变。在传统向现代社会多方面转变的过程中,作为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之一,民主制度的基本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讲,民主制度虽然在古希腊时代即已萌芽,但是,当时的民主毕竟是比较原始、简陋的,如著名政治学家萨托利在《民主新论》这一名著里所指出,古代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社会里的则是间接民主,即现代社会里的民主制度要比古代社会复杂、成熟很多。另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达尔在《论民主》一书里则分析了民主制度的漫长发展过程,他也阐述了现代民主与古代民主在制度构件、基本精神、社会基础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以及伴随而来的市场经济的很大发展,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与法治、科技、商业等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共同保障了社会的有序运行和不断进步,而这些基本制度的具体组成和作用都要比古代的相关制度成熟得多。简言之,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提升。

3自由类型和内涵的转变。伴随着科学、技术、商业等很多方面的巨大发展,现代社会的社会形态与传统时代相比发生了基本的变化,与之相应,人类社会里的自由类型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关于传统与现代社会里自由类型的差异,著名思想家贡斯当曾做出了经典的论述,他认为古代人有的大多是积极自由,而现代人则以消极自由为主,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主要关心商业和自身的利益、生活等个人事务,而古代社会里的人们则主要关心政治、军事等群体事务。同时,像民主一样,与古代相比,现代社会里的自由的内涵也有了相当大的扩充,因为现代社会里的自由涉及到经济自由、政治自由、言论自由等很多不同的方面,它与法律、政治、市场经济等基本制度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古代的自由的内涵则比较简单,即现代社会里的自由要比古代更加宽广、复杂很多。总之,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的自由的主要内涵和侧重点也发生了很大的扩展和移动。

需要补充的是,尽管古代社会与现代的民主、自由等内涵和类型的基本差异是一个饶有兴味的复杂问题,但是,由于我们在其他的地方已经比较详细地阐述过这些变化的内容,因而,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这些事实了。

4经济领域的诸多变化。跟政治领域一样,在经济领域,现代社会与传统相比亦发生了诸多本质性的变化。在此,我们只想讨论一下古希腊的情况,著名古典学家格洛兹曾将古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雅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对这四个时期的经济状况,格氏都做了系统、繁复的阐述。在这四个不同的时期里,雅典是其中的顶峰阶段,关于雅典时期的社会经济的情况,格洛兹写道:“货币的流通变得活跃起来,雅典人民不再把钱存起来,而是用来投资。农业变得商业化和更加集约化。正是地产的分割便利了土地的再集中和投机。农业科技教会了菜农、果农、花农更科学的种植方法。”伴随着经济的多方面繁荣,贸易在雅典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雅典,正是贸易呈现出极大的重要性和广泛性。通过科学和严密的组织,它使自己能够承担各种形式的交易。商业中心(Emporia)为船主、运输代理商、高利贷者提供了多种多样联合,采矿和金属加工公司集聚了大量的资金,而银行也把货币运用于各种各样的投资。”但是,尽管雅典时期的经济在很多行业都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格洛兹也提醒我们,雅典社会的经济状况与现代经济仍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如他所说:“这儿没有机械,只有奴隶。家庭劳作的持续存在,工人分散小的安置点,用于投资的货币不多,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等工业几乎永远都不能再向前推进。”“然而,在雅典,这个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常常以很低劣的面目出现。机器的缺失使手工作坊很难发展成大的工厂,致使劳动力无法大量集中,同时也使得大规模的产品生产无法抹煞家庭劳作的印记。因为,机器与奴隶制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奴隶制却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奴隶制度是城邦的概念中所固有的观念,——也就是说,正是它造就了古代经济和现代经济的本质区别。”[2][即格洛兹认为,奴隶制以及它所导致的机械的缺失这两大基本要素是古希腊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根本差异所在。

总之,当考察古希腊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异同时,我们必须超越农业经济、市场经济这些简单、机械的概念,而要像格洛兹一样进行很多具体、详细的分析,显然,古希腊经济的复杂情况并不是简单地使用“农业经济”、“传统经济”这样的字眼就可以概括的。综合考虑多方面的事实,我们大概可以认为,现代经济里广泛存在的工业、金融制度、大型企业以及自由劳动者等基本事物是它与古代经济有本质区别的地方。

(二)个人生活的变化与沿袭

上文我们考察了在政治、经济领域里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所产生的一些基本变化,而在个人生活领域,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崭新的特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古代的多种经验对现代个体来说仍有很高的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即大量的传统事物和大量的现代要素共同塑造了我们的现代生活。

1做饭、饮食。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在饮食方面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但也有很多沿袭的地方。首先,以饭菜的种类来说,现代人所吃的大部分菜都是古代人也知道的,如土豆炒肉、胡萝卜饺子、西红柿鸡蛋汤、炖鸡、炖鱼、烤牛肉等,因为古代的饭菜的种类也非常得多;现代人在很多酒席里吃的菜种类很多,而对于古代人来说,他们也会去一些饭馆,而他们在餐馆里吃的东西自然也有很多样式。其次,以做饭的大量技巧来说,跟古代人的做饭技巧相比,现代人做饭的方式有些固定不变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多改变、丰富之处;由于现代人有煤气炉、电饭煲等很多现代的便利工具,因而,我们做饭要比古代人容易、便捷一些,但是,很多做饭的技巧,如加油盐、切肉、加水、烙饼等则跟古代人是一样的;在平时我们做菜时,如炒排骨、炖鱼等,我们也常常会提起关于这些菜的不少很多代以来传下来的具体技巧;同时,古代人也有不少的做饭工具,如锅、碗、刀叉等,它们也都直接沿续到了现代社会。最后,以吃饭、饮食的质量来说,古代人平时的饭菜当然不会像现代人这样美味可口,他们平时大多舍不得吃肉、鸡蛋等,只有在过节、会客等时候才能吃到一些鱼、鸡肉、猪肉等佳肴,而由于生产力的很大提高和生活的富裕,现代人则大多可以在平时即吃很多的肉、蔬菜等,而且也可以经常去餐馆,即现代人的生活质量要比古代人高出不少。

从吃饭、饮食这一方面来看,跟古代人相比,现代人的改变主要是在做饭工具的先进化(如电磁炉等),而大部分饭菜的种类则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即在我们的饮食上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二者常常是互相交织的。举例而言,在古代和现代的厨房里,当人们在炖豆腐时,尽管做饭时用的工具不同,但很多具体的经验和感受则是相通的;这也意味着,对于做饭、饮食来说,即使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很多的传统经验仍然会有它们的丰富价值。

2衣饰、服装。由于服装技术的提高,现代人的穿着与古代人自然很不相同,大体来说,现代人的衣着要比古代人更为先进和多样;如在寒冷的冬天,现代人可以穿羽绒服(诞生于1936年,然后很快即流行开来)、棉鞋等来方便御寒,而在春季和秋季等,人们的衣服种类也比古代人更多。一个总体的变化趋势是,现代人的衣饰种类要比古代人更为丰富;以牛仔裤为例,美国人Levi’s于19世纪中叶发明了牛仔裤,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牛仔裤在世界范围内已非常流行,而现代人还有很多与牛仔裤类似的衣着。但是,尽管现代人的衣饰种类更多,跟古代人相比,我们在很多的穿衣技巧、洗衣服的很多技巧(使用肥皂、晾晒衣服、刷鞋等)等方面则是一样的,即在穿衣打扮、清洗衣服等基本方面我们也有很多沿袭前人的地方。除了普通人的衣饰经验以外,古代人在服装制作等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的地方;因为古代人其实也有很系统、成熟的服装制作技术,古代的服装从业者也能设计很多不同样式的衣服,他们在衣饰的颜色、款式、材质等方面也有着非常丰富、细致、精巧的相关经验,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有着广泛的参考价值。

在此,我们可以引用19世纪时穆勒的一段话:“工人取一根亚麻或大麻,将其剖成一根根的纤维,借助于一个称为纺锤的简单工具用手指把几根纤维捻在一起;由此而做成一根纱,再把很多这样的纱并列在起来,用另一些类似的纱横穿过它们,使其排成交迭的十字形,这部分工作是用一个称为梭子的工具协助完成的。这样,他便生产出一匹布,根据原料的不同,或者是亚麻布或者是麻袋布。”[3]穆勒的这段话描述的是制布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已经过去了近200年,今天我们的很多制布经验和当时的社会相比仍然是类似的,这也充分证明了传统经验在衣饰方面的重要性。总之,跟饮食一样,现代人在衣着方面的进步主要也是源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但是很多传统的穿衣、制衣经验等对现代人仍然非常适用;由于穿衣服、洗衣服、制作衣服等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其中包含着大量细致的经验,因而,古人在这些方面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对我们来说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总结这些很多方面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在衣饰领域,传统跟现代二者间也是相互渗透、交互影响的。

3交通、出行。在交通出行方面,和古代人相比,现代人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一些,因为古代人不可能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很多现代的交通工具。对于古代人来说,要到比较远的地方会感觉很困难,只能靠马车等落后的方式,因而即使在相隔几百公里的两地间来往都很不方便,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小问题了。当然,尽管有交通工具上的显著差别,古代人与现代人在外出时仍然会有类似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在出行时,古代人和现代人想到的仍然会是家庭、事业等方面的很多问题,人们也会思考着在出行时积累各个方面的生活经验,即在古代的马车里和现代的火车里人们出行时的所思所想其实是相似的;而在送别和团聚时,尽管送别的地点不同——古代人是在旅馆等地方,现代人则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人们有的也仍会是类似的精神状态。的确,现代人的出行有了地铁、公交车等不少新事物的出现,这些事物都会给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带来一定的变化,因而,现代人需要积累一些新的有关经验,但是多种类型的传统经验仍然会带给我们不少益处。

总之,尽管由于技术的飞跃进步,现代人的出行工具确实比古代人先进、方便了很多;但是,古代人的很多出行经验仍然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现代情境,并对现代人的出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种种启迪。产生这一基本现象的背后原因在于,在外出行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会牵涉到饮食、生活起居、个人事业、风俗习惯等很多方面,因而,大量的相关传统经验会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帮助。概括地说,在交通、出行方面,广阔的传统经验的影响也会延伸到现代社会。

4住房、自然环境。在住房方面,如人们的简单常识,现代人大多住在楼房等现代建筑里,这是跟古代人的很不相同之处,而且古代人盖房子时也没有钢筋、楼板、水泥等这些现代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世纪初才产生),因而,古代人盖房子会比现代人困难不少,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更长,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体力。再就隔热、保暖效果来说,古代人只有火炉、扇子等一些很简陋的方法,而现代人则有空调、风扇等很多先进的装置,即现代人的散热、保暖等已经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古代人要散热或者御寒则会感觉比较困难。但是,尽管存在这些技术层面的较大区别,在住房方面,现代人的很多经验仍与古代人有相近的地方,因为古代人也要盖房子、修缮房屋等,也会碰到不少漏雨、安全等问题,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问题,这些多种类型的住房经验与现代人是比较一致的;同时,容易明白的是,古代的建筑技术其实也很复杂,在屋檐、宫殿、桥梁等方面也牵涉到很多精细、灵活的建筑技巧(如苏州园林等),古代的建筑家们也总结、积累了一套系统、复杂、精细的建筑技术,这些广泛、细致的经验对现代的从业人员来说也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再就日常的居住来说,古代人也要装饰房间、保持家居卫生,并且在自己的房间里生活、会客等,这些也都是跟现代人的相近之处。

就住房之外的更大的空间来讲,古代人和现代人都生活在外界的自然环境里,在这一方面,现代人和古代人也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多变化。现代人跟古代人一样,都会经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周围的各种类别的树木、花草等也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荣枯盛衰;以春天为例,庾信在《春赋》里写道:“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这些丰富的视觉经验对于现代人来说也都是可以体会到的,因为现代的自然环境里也有柳树、桃花、水池等景物,在春天现代人也能看到很多绽放的花朵和新出的绿叶;在万物萌动的春天,对于古代人来说,他们在比较粗糙的道路两侧会看到梧桐、柳树等繁多的树木,而现代人在宽阔明净的公路两侧也会看到类似的自然景物,它们会给人们带来相近的美学和心理感受。当然,跟古代的农业社会不同,处于工业社会的现代人大多生活在城市里,因而,他们要到公园、景区等场所才能接触到大量的绿树青草等,而古代人的生活环境与繁茂多彩的自然景物要更加接近一些。总之,对于现代人来说,他们置身其中的自然环境跟古代相比也有很多的沿续性,因而古代人的多种经验也在向现代社会不断地渗透。

5需求等诸多心理要素。除了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沿袭与变化以外,另一个值得考察的因素是人性的变化情况。我想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古代人的人性要素与现代人是大同小异的,即人性中的自豪感、美德、欲求、毅力、智慧、知足意识等很多基本要素并没有随着技术、社会的大幅进化而发生太大的变化。例如,我们可以具体地考察一个问题,即理智和情欲的基本问题,容易看出,几百年来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这个问题的状况大概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如在16世纪时,莎士比亚曾说道:“要是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4]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莎士比亚的这个说法仍然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仍会有一些人无法平衡好理智和情欲间的关系。通过这个简单的考察,我们即能认识到,广阔丰富的人性要素并没有随着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过渡而发生很大变化,由于这个基本原因,传统里的众多经验在现代社会里仍会有它们存在的价值。

考虑到需求是个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在本段中,我们想考察一下个体需求的若干情况。杰出的学者门格尔曾对人类的需求情况作出过系统的分析,首先,他说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也认为,只有在他们支配着充足的财货数量以供一切可能的需要时,他们的需求才算完全得到满足。”即门格尔认为财货的数量需要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才能说足够,这大概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此外,门格尔也指出了人类需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人类欲望的不断发展性:“另有一种情况,在此也应加以考虑。这种情况就是人类欲望的发展性。人类的欲望是具有发展性的,而且如我们常常看见的那样,是具有无限的发展性的。因此,为满足人类欲望所必需的财货数量的界限,就好像将要不断地扩大。而无限扩大的结果,就是使人类对于自己的需求,变得似乎完全不可能加以预计。”[5]即门格尔认为人类的多样需求会随着客观情况而不断地发展,因而会不断扩大,也就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这显然也是人类需求的一个重要特点。大体来说,门格尔的这番分析对古代人和现代人来说都是同时适用的,这也说明了人性的很多基本特征并没有随着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的进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跟生活在公元1世纪时的古代人相比,我们在感情、心理、性格的诸多特征上仍是比较类似的。当然,必须补充的是,伴随着技术、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情感在很多局部特征和整体表现上毕竟有了不少变化、丰富和深化,如个人的审美意识的范围就从古代的铜器等简单的东西发展到了目前的手机、现代家居等复杂的东西。总之,就人性要素来说,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也既有沿袭的地方,又有不少的变化。

在本部分中,我们考察了个人生活在诸多方面的沿袭与变化,在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普遍人生经验来体会个人生活的延续性这一基本事实。在实际生活的广阔领域里,每代人都会讨论一些类似的基本问题,如金钱、家庭关系、婚姻、身体健康(如腰疼、胃病等)、事业、教育子女、若干历史人物、青年人与老年人、迷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既普遍又具体的问题即在每一代里都会被很多人不断讨论。我们在此可以举一个适当的例子,19世纪时的作家王永彬(1792-1869)曾写道:“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6]在这句话里蕴含着两个人们都很熟悉的道理:珍惜时间和热爱知识,即古代人对于时间和知识等问题也做过很多的思考,在此,他的前半句话跟现代人的“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是完全相通的,而他的后半句话则跟现代人的“知识就是力量”等看法也很相合。因而,正如每个家庭都要讨论以前的几代长辈们的很多人生经历一样,尽管在居住环境、科技用品等方面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历程跟前几代人相比其实仍是大体相似的。总之,考虑到多个基本方面的情况,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在个人生活领域确实发生了很多或大或小的变化,但也有很多沿袭的地方。

(三)社会层面的沿袭与变化

上文我们粗略地分析了在个体生活的层面从传统到现代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与固定的地方,同时,如果将考察的范围推广到社会整体的层面,我们也能发现很多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变化与固定之处。

1职业种类的异同。如果我们考察古代与现代的诸多职业种类,即可容易地看出,现代社会里的大部分职业在古代也都是存在的,只是现代的相关职业比古代要复杂、多样得多。例如,古代社会里也存在商业,其中的很多人也要做生意;他们中的一些人要开餐馆、药房等,他们也积累了很多的商业经验(如把握商机、讲究诚信、重视声誉等),这都是跟现代人相同的地方;但是,现代人从事的生意的种类比古代人毕竟要广得多,如古代有不少的小生意人,现代也有很多的小生意人,但现代人的小生意当然比古代种类多不少(如图文打印店等)。同时,古代人也有一些技术工作,他们也要学不少手艺,其中也有不少的建筑师、医生等,只是现代人的技术工作比古代要更为多样,也更为精深。同样地,古代人也会参与政治,他们也要担任官职,而且政府官员们也都有很丰富的从政经验,这也是古代跟现代的相同之处。类似地,古代社会里也有不少的学者,他们也要读书、学习知识,也要从事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如古希腊时期的索福克勒斯的戏剧跟20世纪的乔伊斯的小说即有大量的相近之处);当然,由于众多科学、生活领域的巨大进步,现代社会里的知识范围比古代也大大扩展了。总之,古代社会里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职业类型,从事这些特定职业种类的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性格特点和大量的职业经验,这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的沿袭之处;当然,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大幅度复杂化,现代社会里的这些职业类型比起古代来毕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2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延续。我们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古代社会的一些政治、经济制度在现代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但是,如果对这些问题做些更为细致的考察,我们还是容易看出,在这些社会制度方面,现代社会里仍然有大量的传统因子。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提到了古代社会里人们更重视政治行为的“善”,现代人更看重“权利”,但是,在现代政治里,人们在评论政治现象时也仍然会关注一些政府官员的道德问题,他们也会评判政治人物的道德行为;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古代里的很多政治制度也仍存留到了现代阶段(如议事会、法律、选举等);在经济领域,很多现代的商业行为、贸易交易等也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相关因素。同时,古代人的很多基本观念其实也都有着现代意义,如古代人即认为自由须受法律的约束,古希腊人也重视商业,古罗马人则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古代学者也重视科学的公理化(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的数学研究)等,这些制度、想法等都透显着浓厚的现代社会的精神。总之,在现代社会里仍存在着很多的传统因子,而在古代传统里也包含不少的现代因素,这两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基本事实。

关于社会结构的内在延续性,很多学者们都很明了这个基本道理,如杰出的学者萧公权曾写道:“王充曾说:‘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就‘经世致用’的需要说,研究现代是有用而重要的工作。但从学术立场来看,不知古而只求知今,不明了历史背景而只着眼于现状,研究的结果难免肤浅乖谬。”[7]萧先生在这里说的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对每个当代社会都有全面、深厚的影响,因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我们需要了解传统社会的各方面的情况。在此,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如果我们把15世纪的文艺复兴视作现代社会的起点,那么,自15世纪开始,每一个时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新的传统;如19世纪就在科技、思想、政治、法律等方面大幅度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同时,它在各方面产生的很多大大小小的新事物又会形成新的传统;即在15世纪以后的每个阶段人们创造的大量事物也都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这样,每隔半个世纪左右,人类社会的传统的内涵就会有一次大的扩充,即我们说的传统不仅包括15世纪以前的许多东西,而且也包括近代和现代阶段的大量要素,这当然也是需要我们认识清楚的一个基本事实。

(四)科学、技术的影响及科技的延续性

由于科技因素在塑造现代社会的面貌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而,在本部分我们想从几个角度来考察一下科技因素在传统与现代社会间的异同之处。

科学、技术对于塑造现代社会的基本形态自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科学、技术并不只是一个领域,而是包含很多分支,这也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影响不只是体现在一个方面,而是同时体现在很多不同的侧面。关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观看电视剧、新闻等,这对于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即一个新技术的出现会带来社会、个体层面的很多变化,也会引发旧有传统的重新排列组合。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代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每代人的购物、出行、社交、通讯等方式跟上一代人也有很多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抛弃了前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前人的很多经验仍然会有它们的基本价值,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借鉴;即由于科技事物的强烈渗透,每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模式都会有变化的地方,但同时也会有很多沿袭之处,即传统与现代社会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的科技事物所决定的。

由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科学、技术的因素在每个社会里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和现代社会都是如此。就社会范围内的科学元素的传播来说,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星球大战》这样的科幻电影,而在19世纪时,虽然由于技术的限制,并没有科幻电影,但是当时则有凡尔纳等很多人的科幻小说(它们是科幻电影的前身),这些都丰富了每个社会里的科技元素。同时,对于学术界来讲,古希腊时期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的数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物理学、生物学研究,古罗马时期有托勒密等人的天文学研究,19世纪的各个大学里也有很多的科学家,他们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原创性的科学研究,而21世纪的大学里当然也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学者,他们也在全力准备着做出新的科学发现。总之,在传统(如古希腊时代)和现代社会里,科技因素都是大量存在的,虽然具体的存在方式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它们都很好地展现了科学的价值和精神。由于科学、技术对于社会总体来说是这样重要,因而,科技因素跟经济、政治、思想等基本事物一样都是每个社会里宽广而又必需的组成部分;而从传统到现代社会,各种科技事物都既有沿袭之处,也有很多的变化。

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即在进入现代阶段以后,它们的发展仍然有一些新的重要变化;我们大概可以认为,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即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的复杂性、精尖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电子工程这个新兴领域是1950年以后才出现的,而很多新型的化学材料也出现在20世纪,大量新的药物也是在20世纪才由很多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出来的,20世纪数学研究的范围、深度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扩展;大体来讲,今天人们所熟悉的特制钢材、硝酸盐、电动机、合成材料、芯片、无线电通讯等大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都是19世纪下半叶之后才出现的,而17、18世纪时的技术门类还比较少,也比较简单。以科学家为例,18世纪时还有一些学者同时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如莱布尼茨、富兰克林等),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学者已经不太存在了,因为现在的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比当时的广了很多,也难了不少。总之,16-18世纪时的科学、技术还是比较浅显的,人们甚至可以通过自学即能掌握很多科学知识,而19世纪以后科学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则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快速地改变了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把文艺复兴算作现代阶段的开始,但是其后的几个世纪在科技(和社会组成)的基本特征上仍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异,即我们不应把现代社会看做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它的不同阶段(如18世纪与20世纪之间)其实也在发生着大量的变化。

同时,我们需要明了的另一个重要事实是,科学、技术的本质虽然是创新,而且也是大量的科技在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进步,但是,每门科学、技术其实都有自身学科的深厚传统;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科学、技术里的大量创新,即不难看出,大部分的科学、技术创新其实都是推陈出新的产物,都建基于旧有的学科传统。例如,物理学中的Dirac方程是考虑了相对论效应后的Schrodinger方程,Yang-Mills理论则来自于对Maxwell方程组的推广;数学中的黎曼几何是对高斯的内蕴几何的推广,拓扑K理论的诞生、发展则受到了代数K理论的强烈启发;计算机里的很多观念在以往的逻辑学里有一定的基础。总结地说,大多数的科技创新都不是无中生有的结果,而是在以往的科学传统中有着多方面的深厚基础。相应地,对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为了做出好的研究,他们需要对前几代的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充分的了解,需要知道前几代和同代的很多好学者的重要工作,如果他对前几代人的很多已有研究不了解的话,只靠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他就很难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贡献。可以说,好的学者大多对前几代人的重要论文、著作等有广博、细致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在了解很多问题的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好的创新。

(五)传统的内涵及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交织

从上文的多角度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复杂、多面的,同时,很多现代事物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旧有传统。关于传统与现代社会间的内在关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传统仍然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强烈的影响;例如,21世纪的人们仍然需要阅读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或者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的《法律篇》等经典著作,并从中吸取大量的养分,这些著作在现代社会也并未过时,这即说明了大量的传统要素在现代社会仍有长远的生命力。在此,作为对上文的部分总结,我们也想简单地概括一下传统的总体内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群主义等学术群体的产生,学术界开始正视传统的丰富价值,如麦金泰尔、桑德尔、查尔斯·泰勒等学者即表达了对于传统的尊重,但是,他们大多将传统的影响局限在了伦理、政治的领域,认为传统对于人们的道德行为、生活路径有深厚的影响[8];而另一些学者们,如哈耶克、怀特海等也重视传统的意义,他们的认识视角与社群主义不太相同,他们认为传统里包含着广泛、深刻的经验,是几十代人的各种经验的总和,但是,他们的相关论述也比较抽象和宽泛,不够具体和详尽;总之,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学术界虽然开始重视传统,但是,对于传统的宽广内涵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范围绝不仅仅集中在伦理、政治领域,而是要广阔得多,有科技领域的传统、生活经验领域的传统(衣、食、住、行等)、商业领域的传统等很多不同类型的传统经验,即我们必须扩展对传统的总体内涵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提起传统时,它似乎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并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子领域,有科技领域的传统、经济领域的传统、艺术领域的传统、日常生活领域的传统等,这些传统有相互独立的一面,都在特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着,它们都会对自身的领域产生持久、强烈的影响。总之,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多面性有足够具体、详细的认识。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里,我们能比较显著地体会到传统与现代社会间的辩证关系。例如,当我们观看《变形金刚》或者《蜘蛛侠》等科幻影片时,我们往往会惊叹于场面的壮观刺激,进而感叹现代科技的发达,也会对影片中的想象力比较赞叹,但是,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只是由科技所塑造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的生活就是很不完整的,因为我们还生活在复杂的传统之中,我们还要承担家庭责任,还要接触很多的传统事物,也要做生意、维持日常生活的运行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人生的主要部分。而当我们观看像《教父》这样的生活类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时,我们会有另外的感受,此时我们会思考一些比较现实的生活问题。总之,尽管现代科技的很多创造确实令人赞叹,但传统的很多方面对个体和社会两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只是重视传统的一面,而不讲究现代社会的创新的一面,那当然也是很不妥当的,而且会带来很严重的负面效应。例如,古代的中国社会即不存在很多的科技创新,当时人们的生活即比较狭窄而固定,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个性力量等比较高级的思想素质在这样的静态社会里都会受到很大的抑制。传统和现代社会之间的争论是一个久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社会发生转型的时期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此时,有不少人会说自己比较厌恶现代社会的动荡不宁,而喜爱传统生活的稳定宁静,他们认为现代社会过度讲究效率、进步等,这损害了他们享受生活的闲适舒缓;但是,我们还是容易地发现,在快速前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不少闲适悠缓的时刻(如在假期里旅行,或者周末在家休息,或者与亲戚、朋友聚会时等)来享受生活的悠闲,即现代社会的进步并不必然会损害生活里的安宁静定的要素。结合多方面的事实,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科技的创造越广阔、越精深,社会里存在的现代和传统事物越多样,人们的生活就能越有活力,每个个体的人生经历就能越宽广丰富。




[1]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Introduction, Section 1:2, p.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古希腊的劳作》,“结论”,页366-369,格致出版社,2010年。

[3]《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编,第一章,页38,商务印书馆,1991年。

[4]《奥瑟罗》,第一幕,第三场,页99,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5] 《国民经济学原理》,第2章,第1节,“人类的需求”,页3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围炉夜话》,第三八则。

[7]《问学谏往录》,第十九章,页226,学林出版社,1997年。

[8]如查尔斯·泰勒写道:“人们可能把他们的(伦理)认同看成部分地是由某种道德的或精神的承诺所规定的,就如天主教徒或无政府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或许他们部分地根据他们所属的民族或传统对其加以规定,就如阿美尼亚人或魁北克人所说的那样。”参见《自我的根源》,第二章,第一节,页37,译林出版社,2001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96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82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25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74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64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5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4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3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2评论 2 30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96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84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3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