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故事性不强的小说,让我收获了感动。
詹姆斯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玛丽琳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两人因爱情走到一起。因爱走过风雨人生。
因为父母是华人,且处在美国的最底层,又因为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彼时无论是美国的华人数量,还是华人的影响力,都无法和今日相比。所以,尽管毕业于哈佛,尽管有大学教授这样的体面工作,詹姆斯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接受来自周遭异样的目光,这,在他的骨子里埋下了了自卑的种子。
这种歧视同样也给他的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女儿迪莉娅几乎没有朋友。
于是,他抓住一切机会去说服莉迪亚去交朋友,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他甚至还给她买了一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
效果可想而知,在莉迪亚看来,那不是她想要的,也是她无法能要到的。她所能做的,只有点头,只有答应。
多么可怜的父母心。我们往往会指责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可如果不是亲生经历那些惨烈的疼痛,谁又愿意不厌其烦的去重复一件事情。
但他有着多数华人所拥有的一个重要品质:坚忍。再加上受过良好教育,所以他从不抱怨,从不放弃。从恋爱到工作,到妻子离家出走,到几个孩子陆续出生,他始终是家庭的核心支柱,温情而理智,不生气,不屈服。
这当然是好事。为家庭付出,体谅妻子,保护孩子。但詹姆斯的心里面,也因积压太多重量,岌岌可危。仿佛是一座危楼,离坍塌只差一个打击。随着他的大女儿莉迪亚的去世,这座房子再也无力支撑。
于是,他认为莉迪亚的忧郁性格是肤色造成,她的死亡也是源自她的一半华人血统。她认为玛丽琳也和周围人一样看待他。在他与他的妻子——玛丽琳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时,他甚至说出了:“你应该和一个更像你的人结婚”。
自卑到一定的程度,便失去了理智。至少,他误解了他的妻子。
争吵过后,他离家出走,直接投向他的华人女助手的怀抱。玛丽琳却在心里说“哪怕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我也会嫁给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为此自责。”是的,就冲这句话,詹姆斯已欠下一世拥抱。
一个不甘于现状、敢爱敢恨的美国女子。不顾一切与詹姆斯结婚、生孩子。发誓这辈子不能重蹈母亲的老路(做一个家庭主妇,毕生精力都耗费在厨房里),丢下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追求梦想。
在一个女人身上,这些无疑都是优点。可当她发现自己的目标无法实现时,却把期望放在了莉迪亚身上。莉迪亚的学习,莉迪亚未来的目标,几乎成了她的生活的唯一动力。
这成了压在莉迪亚身上的另一座大山。事实上莉迪亚的成绩早已跟不上。
一个沉默不语的孩子,一个不敢说不的孩子,一个害怕失去任何一个亲人的孩子。她活得太不像她自己了,她从不敢对父母说不,从不敢告诉哥哥她害怕他离开,她急需一个仪式,让她勇敢走出来,做回全新的自己。她选择了从小船上走进湖水中。
如今是2016年,距离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年份,已有四十年之久。种族歧视已不再那么重要。可来自家庭的期许和压力呢?抛开事件本身,当今众多中国父母已然是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翻版。我们千方设计不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远离自己曾经历的恐惧与失望,我们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孩子周围旋转。
至于孩子,这些期许多数不是他们想要的。家庭,往往会变成监狱。
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家,让我们想要逃跑,越远越好。
家,也让我们内心柔弱,无论身在何处,总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