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在路灯灯光里飞旋的雪花,小时候和三哥一起砸石子的事就又闪现在眼前了。
记不得是小学五年级还是初中一年级了,那年的寒假,已经上了初中的三哥找了一个在料场砸石子的活儿(临时工),因为是计件(按砸出的石子多少计报酬)的工作,就带着我一起去了。我俩从放寒假后,一直干到春节,春节后因为要准备开学,就不再去了。
料场在粮食运输大队第七中队的对面,是个大院。院内的南侧和西侧堆满了大石头,院的北侧朝阳和避风的地方是砸石子人的场子(工作地点)。每人发一把手锤和一把用废汽车轮胎做成的胶皮套圈,这种套圈是固定石块用的,每人还发一个小板凳。大锤和手推车是公用的。
三哥领着我先选了个场子,因为是后来的,已经没有特别朝阳和避风的位置了。先用水浇一块大约一米见方的冰场,检尺用。检尺时,负责人将一个没有底的“斗”放在小冰场上,将砸好的石子装到“斗”里,装满就是一分(0.1立方米)。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从大石头堆里选出相对易碎又不太粉化的石头,用手推车运回自己场子,用大锤砸成排球那么大的石块,这些工作都是由三哥来完成的。然后就是把排球大的石块再砸成小石块了,我忘记了描述石块大小的术语,只记得目测成品石块比斯诺克台球要小些。坐在小板凳上,把石块放在砧子上,砧子也是石头,只是比别的石头硬,用皮套圈把石块套住,用手锤一下下的把石块砸碎,砸到石块大小满足要求为止。
中午带饭,两面干粮或是苞米面大饼子,两块咸菜,打更的小屋为大家免费烧开水,茶缸也是公用的。午饭后不能休息,这时候最暖和,适合干活。风吹雪打中的劳作,没过几天,每个人的手脸就变得特别粗糙了。
每天天黑,往家走时,都是又饿又冷,出汗湿了的棉袄后背慢慢变凉,回家的路上,西北风迎面吹来,我走几步就打个冷颤。经常是在汽车的灯光亦或是路灯的灯光下,雪花飞旋,有时刮起烟儿炮,三哥牵着我的手,延着马路边树林里的小道往家走,走路时都说些什么,我已经记不起了,但这雪中兄弟牵手回家的情景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