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电影院看了电影《何以为家》,情节啥的其实没有特别之处,不过这些反映某些现实的片子仍然存在,看来这些年来这些问题一直没有什么改观。
偷渡,卖子女,黑户,家暴等所有的类型都有电影反映过,特别的是主人公叙利亚黑户人赞恩状告自己的父母这件事让这个电影多了点不走寻常路的感觉。
越穷越生养,越生养越穷。这是中国上世纪甚至是如今个别的农村的真实写照,关于中国的生养,买卖儿童的事件若是拍成电影我怕比这个还更具有故事性。我见过重男轻女的家里在计划生育只能要一个的环境下,为了要男孩偷着生二胎,还是女儿,生三胎,还是女儿,跑深山老林生四胎...当然孩子生下来是黑户。
中国重男轻女思想已有很大改观,但是仍然存在。买卖儿女,片中主要情节是卖女儿换钱,在中国若是卖女儿的话这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要男孩,刚好碰上家里穷养活不动,若是又赶上计划生育那便刚好卖女儿,既得了钱又可以瞒着生男孩,一举两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关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其生理,心理影响都是巨大的。现在的年轻一辈,大致从90后开始,一线城市可以从80后追溯,标志性的‘长大’越来越晚了。主要原因是教育程度的提高,延迟了由学生到社会者的身份转变。有更多的人沉浸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环境下,心智相对前人是非常不成熟的。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普遍都是男子14、5岁便娶妻生子,女子12、3岁便出嫁,如今这些事看来有很大争议性,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当时,男的14岁已经开始独当一面的生活,女的身心也发育成熟,无所事事到了生养的年纪再加上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无后为大”等思想下,恰好两家一拍即合有什么不妥?
影片中的赞恩不过是上小学的年纪在家中就充当着经济来源之一的角色,这在中国80年代之前农村也是很常见的事。男的一旦脱离了学校身份成了社会者,社会人的基本法则是生存,谋生计。有了生计,下一职责便是承上启下传宗接代,现在情况也是如此:男的毕了业工作稳定后家里的重心便会放在孩子的成家上,女的更尤甚。若是说男的在大学毕业3-5年还没有结婚剩余大致有80%,并且几乎都会面临被催婚的问题,女的比例大致是反过来,毕业3-5年女的没有结婚的比例大致只剩下20-25%左右,催婚情况亦是。所以,片中赞恩的妹妹被“卖出去”嫁给别人在之前的中国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因为身份设定是黑户,不能上学,不能做个“明”人,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地做一切事情,包括婚姻。或许他们父母还是巴不得嫁一个走一个,少一张嘴吃饭。
世界各国都有黑户。黑户人是透明人,不被合法承认的。出门,上学,就业,成家等都是困难至极的。可是仍然有种种的原因让人们选择去有黑户,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选择。只是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宽泛政策,不再让人有成为黑户的可能,即使有,也能够很简单的进行上户口。国家间,肤色间,宗教间,金钱...有各种歧视,间隔,什么时候才会我们一视同仁?我想要么等到有一天有外星人入侵,地球人全体一致对外之时;要么是所有人忘却记忆重归农耕远古时代,地球的土地全部都是连在一起的,土地宽阔,所有的人都有地可耕种,拥有的都一样,一样的天空,一样的空气,一样的土地,一样的不知钱为何物...就像列侬的《Imagine》里唱的那样,“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赞恩想要逃离,刚好碰到了同是黑户的一对母女,身为一个孩子,没有去偷窃母女的钱去自己逃离出境,而是尽可能的照顾孩子yonas,最后在找不到孩子母亲的情况下,不能报警,没有钱养活yonas等情况下卖给了那个称给孩子找个新家庭的人,这样应该是对双方都好的结果。
赞恩在得知妹妹死亡后,失去理智捅了‘妹夫’进入监狱,媒体的介入后所有的黑户,贫穷等一系列被生活所压迫的因素一一被展开...
赞恩最后得以拥有自己的合法身份,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做一个常人想做的任何事了,去自己想去的国家学习生活。黑人母子圆满重聚,完美结束。
但是,这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上消除了吗?no,还有很多,并且将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