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看见》,药家鑫是柴静第十七章内容的相关人物,看完后很有感触,于是决定写点什么。在当年发生药家鑫一事,在社会上造成的轰动很大,就连不看新闻的我都被迫听说过。但也只是听过,那时的自己对药家鑫这个有个粗粗的印象还以为是那种嚣张的富二代,要不然怎么出车祸撞了人之后还会动手杀死被他撞的人。至于药家鑫的最后的结果死刑,也是在心里可以预料到的,毕竟是那么严重的事件,肯定要处重刑的。
但这一次柴静的《看见》带我去了解药家鑫这件事情的背后,书上有句话很好的做了一个总结:“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我对自己最开始就对药家鑫下嚣张、可恶的富二代的这个定义感到惭愧,惭愧于自己在没有主动了解所有的信息就轻易下结论。
先来说说柴静采访了解到的药家鑫吧,他的父亲是个军人,就因为他父亲是个军人的缘故,在家里他得到的都是父亲的命令,不得改动的命令,他只负责执行。他的母亲对他也很严厉,当他在学校里与人打架时,他母亲都是不分对错就责怪骂他,不应该说只要他与别人打架。他母亲对他期望很高,把当时50元的每月工资花30元给他学钢琴,不会就要被打。他呢也知道母亲的不易,被打只是哭,从不反抗。他从小到大都受同学欺负,甚至在初中因此不敢去学校,他更不敢告诉父母。
初中时,整个人过度肥胖所以笑起来看不到眼睛,因此时时被人嘲笑,药家鑫特别在意。他去拼命减肥,用了四个月减了60十公斤,因此得了溃疡,在他考上大学时,更是用他外公奖励他的钱做了双眼皮。
他父亲不想他学音乐,背地里让他老师多打击他,他却在不知道情况下,考了专业第一,但他缺乏自信,在大一时他就开始拼命赚钱,辗转了各个兼职场地一直都很晚,买车还是为了赚钱方便,和父母努力挣得的条件,他父亲更因此让当时的他每月上交1千元。
出车祸的那天,他从打工的地方回来(庭审时他说自己不知道去哪儿,我觉得他已经很疲惫了),身边带了一把刀防身。他撞到了张妙时,他下车看了,却发现张妙在看他的车牌时,拔刀刺了好几刀,把她刺死了。后来他在采访时承认他是因为觉得农村人难缠,怕她缠着自己的父母,所以有了这一恶魔的行为。
上面是我从《看见》里了解到关于药家鑫的资料,看完以后我只能用一个"悲剧"来形容他。不幸的童年造成他不健全的人格,以至于在遇到事情以后选择这么荒唐的方式。父母的留给他的阴影太大,他觉得让父母知道是天大的事,甚至大过一条人命。都说要知错才能有改正的机会,可是却造成这样的效果真是可悲啊。
药家鑫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是药家鑫自己,但这样的药家鑫也不知让人怎么指责。除他以外,要负主要责任的是父母,他们对待孩子方式成为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是独立的个体,药家鑫的父母给予他太多的期望,扼杀了他,不与他沟通,或者说他不能与父母沟通,造成他内心的极度不安全感,只因为受害者张妙看车牌的动作,就觉得自己被"威胁"了,于是才做了这一残忍的事。书中提到,他不敢吃被杀的动物,要求母亲不要伤害小狗,死前想捐赠他的眼角膜,但是却做了这样一件事,他或许是个好人却做了一件错事,而且错事的成本太高了,以人命为代价。
在中国,我觉得存在着许多类似药家鑫的人,他们被父母过高要求,他们或许还要严格遵照父母的命令生活,他们极度不自信,极度软弱,他们疯狂的去赚钱。其实他们都还没有长大,他们的内心是个孩子,遇事无法独立自主自立。
药家鑫的事件真是社会的悲哀啊,希望不再出现这样的事。但要如何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情呢,父母有责任,希望无论是怎么样叛逆的孩子父母都能与之好好沟通,个人有责任,希望能至少多读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有责任,希望好好引导舆论吧。
药家鑫的事件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不要随意发言,要在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判断,而且我们不要太在意一些事情的结果,要透过结果去找原因,了解事情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可能会避免出现类似的悲剧,这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