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为何家会伤人》中,我从武志红老师的观点——“夫妻关系不是家庭的核心”——这一问题入手,阐述了现今家庭从上与老人的矛盾、从下与孩子的纠缠。本篇将从亲子关系角度论述家为何会伤害孩子。
【壹】无条件的爱
分离是生命的主旋律,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分离:与母体的分离、与亲人的分离、与家庭的分离、与故乡的分离。
分离,意味着你是一个独立存在,独立情感、独立意识、独立自我,因此有独立的评价体系。但少有人,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感受而活,“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
而这一切的根源,源自童年。很多家长(包括我),总会担心太溺爱孩子会不会娇惯出很多毛病,但武志红老师说,要在孩子不同阶段给予不同方式的爱,譬如0~1.5岁时要给予无条件的爱,怎么爱都不过分,因为“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他将会从妈妈注视的目光中,从妈妈这一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存在。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孩子从母亲那里得到足够的爱,那种分离所造成的创伤就会慢慢被修复,在确认依旧被爱后他会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有健康自我的人,像是一朵被浇灌后的花,它努力绽放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获得赞许,而是用美丽和喜悦去感染万物、涤荡灵魂。
此外,有健康自我的人,不会完全顺从父母以至于愚孝(导致新家庭各种矛盾),不会缺乏存在感、安全感,走向社会也不会完全活在别人的价值体系中,忙忙碌碌却成为别人捏造的模样,活成了最讨厌的自己。
电影《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悲剧其实是那个寡淡冷漠的父亲一手造成的,做鬼脸、当老师都是为了博得父亲可怜的爱,在爱里她一辈子寻找一辈子迷失,一辈子坚持一辈子毁灭。她看不到自己,她没有自己。
不要以为松子按父母意愿生活是懂事,不要认为几岁孩子悟到孝道是至善,不要企图歌颂这种人伦至美,也许这仅仅是没有爱的孩子幻想取悦父母的方式。你不满足他年幼时对爱的渴望,又如何指望他爱你到白发苍苍。
【贰】溺爱的实质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太宠爱孩子,如果0~1.5岁时你因为种种原因忽略了孩子,而在1.5岁后极力给予爱,用你强大的似天罗地网的爱裹挟孩子,其实是在变相毁灭孩子。譬如青春期时孩子的叛逆(渴望摆脱家长束缚),以及孩子成家后的婆媳矛盾等,都是你在该伸手时放手、该放手时伸手的颠倒行径所致。
又有人会说,我确实做到“在正确的时间里正确地爱孩子”,只是有时候太溺爱了,我明知道是错的却怎么也收不住。武志红老师却说,你所谓的爱孩子,也许是在爱自己。
当一个孩子已经吃得很饱时,父母总是强迫孩子多吃点,好长身体;当一个孩子已经穿得很暖时,父母总是强迫孩子多穿点,防冻感冒;当一个孩子已经很努力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时,父母总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强行约束。他约束的,他想去照顾的,他极力满足的,也许不仅仅是那个现实中的孩子,而是每个父母“内在的孩子”——即每个父母内心深处渴望被满足、被照料的自己。
和许多妈妈在聊天时,发现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怪病”:有时在网上购物成瘾,实在戒不掉,又不好意思大张旗鼓地满足一己私欲,于是开始给宝贝买这买那,使得家中闲置物品堆积成山。宝贝真的需要你买的那些东西吗?你到底是在给孩子买,还是为了满足自己“买买买”的私欲?答案在你此刻的笑容里。
这样的爱,虽然不正确,但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但下面的一些行为,却可能摧毁孩子的精神世界。
【叁】包办型溺爱
武志红老师将溺爱分为“包办型溺爱”和“纵容型溺爱”两种,“纵容型溺爱”指的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合不合理的溺爱行为,一般稍微有些知识文化的父母都不会犯这种错误,然而越是高知家庭越会以“包办”的方式去“爱”孩子。
一般“包办型溺爱”中都会有个强权家长,他/她会将孩子的一切安排好,从读书时选文选理,到结婚时选妻择夫,从读大学去哪所学校,到工作后去哪家单位,都要在他的掌控中,而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成绩要好。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孩子的选择权被完全剥夺时,身边人又都说父母这样做是爱他,怕他受伤怕他走弯路,于是他连恨都没有底气,他无法面对那个为了他而疲惫不堪的亲人,痛喊一声:“请你住手,我受够了!”他默默转身,咽下这口苦涩的“爱”。
对此,书中讲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男人36岁时,离婚辞职,因为婚姻和工作都是父母安排的,他的前半生都是为父母而活,但后半生要为自己而过。这样背道而驰的结局,也许是给所有企图以爱来控制的父母,最痛心的一刀。
突然想起自己,读高中时我妈想让我选理科,我不知哪来的勇气说:“如果你为我做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会恨你一辈子。”我妈就此收手。读大学时我选择了喜欢的中文系而没有读前途更好的会计专业,大四放弃保研而去工作,工作一年后又回来考研、读研,这一切虽然几经波折,在别人眼中的弯路在我而言都是正路,永远跟随内心的选择,虽然也有胆怯,但不抱怨也不退缩,路终究能走出来。
而父母的包办,表现上是怕孩子失败,其实是怕孩子的路不在你的掌控之中——你是怕自己失败。而那些一味让父母包办的孩子,除非是无力抗争,其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也有一丝侥幸——路通了,是自己走得好;路不顺,是父母选择错。
所以,武志红老师说:“在孩子1.5岁至3岁期间,你就要学会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在3岁以后,你更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自主选择,那个看着孩子跌跌撞撞走到十米外去拿玩具而后收拾满地“残局”的家长,比那个顺手就把玩具拿给孩子的家长,需要更多的耐心、付出,才是真爱。
记住,孩子只是借你身体来到世上,但不依附你而活。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他自己的”。
【肆】家长焦虑的实质
书中提到许多家长适应不了当前激烈的竞争,或满是焦虑,或停滞成长,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而非自己适应、挑战、成长,于是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且依然在爱的名义之下。
“孩子的成长变化,会给父母带来刺激,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新鲜的,是有期盼的。可以说,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 ,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的父母才这样,有文化的也一样。”而有些高知家庭更是如此,对孩子更为苛刻,因为他们焦虑的不是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哈佛等名校。
所以说,家长焦虑的实质是——在社会上自己比不过别人,在学校里让孩子赛过他者。
而文章关于比较心的一段材料,也让人深思: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出色一些。
假如孩子突然得了重病,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父母的意愿一下子又跌回原处——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
这段话切中许多家长的心理要害,我们希望孩子每一步都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其实是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只有当孩子连活着都难时,我们才想起初心。
那么是不是我们真的就不要对孩子有所希冀,只求他健康快乐便好?其实优秀并非伴随着痛苦和压力,而平庸也未必就是健康与轻松,相反,适当的压力必不可少,参考的意见也不得不提,竞争的意识更是有利无害,只是我们要从孩子的真切感受出发,从他独立的人格出发,撕开爱的伪装,摘下虚荣的面具,选择忍痛放手,站在一旁,看他野蛮生长。
Ps:当我敲完最后一个字时,转头发现躺在我们大床上的宝贝正好奇地看着我,我愧疚于忽略了她,于是逗她玩了好一阵子,累了以后也躺在床上。那一刻,看着可爱的女儿,温暖袭来,这个三个月大的小小的人儿需要我的保护,可又分明觉得,她睡在我旁边,我们是平等的。
不由得又抱了抱,在她脸颊上落下一吻。愿你有我,而没有怨恨。
2017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