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录入过程中是激情澎湃,完全是在理念、机制、反思与质疑和审美四大级上连续探索。尤其是在心智发展与私密&公共之间连续探究。
看书笔记:【新的世俗主义信条促使人们认为所有的经验都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因为对自我的形成来说,所有的经验都有一种同样的、潜在的重要性。这两者合在一起,便产生了这种令人痛苦而且难以理喻的普遍观念。
人们既想当有教养的人,又想保持天性。看书标注的技巧和策略
人们焦急地试图创立话语的模式,甚至衣着的模式
再来讲一遍,仅当和别人的亲密观察保持一些距离的时候,人类才会有交际的愿望。增加亲密接触,这样你们就会减少交际了。这就是科层组织效率的一种形式的逻辑。人们将会在亲密的领域中追求某种置他们于更陌生境地的东西,而死亡的公共空间正是促使人们这样做的一个原因,也是最实质的原因。暴露在公共视野中的隔离和对心理交换的过分强调是相互补充的。
正是在这个时代之中,公共领域遭到了最为严重的物质破坏。然而,本书认为,失衡的私人生活与空虚的公共生活的这些嚣张符号有一段长时间的形成过程。古代政制的衰落,以及一种全新的、资本主义的、世俗的城市文化的形成引发了一种变化,而他们正是这种变化的后果。
利用心理生活来逃避和抨击虚无的社会世界】
要特别注意心智发展的核心元素上的私人性与公共资源。
宅文化的心智基础,虚无主义的低维策略
现代亚文化群体的兴起体现与本书阐释的很多理念是相符的,深入分析,有很多同源的心智基础。
我们经常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去往何处”这种看似“空泛”的问题,实则我们的认知、意识都是“经验的集合”,这里的“经验”包含了集体的意识和自我的觉知。如果我们从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或者其他学科的单一维度去看当下的社会存在,也许一切都会很清晰,但是这里的体验深度和认知的局限性都很明显。而这期的“公共人的衰落”这本书,以真实的历史呈现和多维的辩证角度来分析十七世纪以来的公共领域、公共角色、私人领域和亲密性社会的演变。从符号概念的学习开始,到如何完成在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亲密关系中的人格的自我确认,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细腻的笔触下蕴含着浩荡的激情。
现代家庭出问题就是家庭交流中充满了非人格和抽象的,情感完全进不去。经常在看西方文明的演化中看到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仍然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心智层面无法像物质那样可以迅速获得改善和提升。非常复杂的两条进化链,所以带团队完全同时涉及这两条链。这本书很深在探索团队动力学。
“黄金时代”
【2017.7.27大群讨论——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次没让鲁迅背锅,他真说过这句话),那么,每天遇到的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跟我们到底有没有关系,有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公共人的衰落》中,作者以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视觉向我们描述了我们跟亲密性社会、公共生活、公共空间、公共人等一系列的状态和演变过程。什么是公共?什么是公共人?什么是私人?什么是公共空间?演员、政客分别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存在?我们又应该如何在关系中构建自己?
演员,联想到人格面具 社会化,表演的能力,对情绪标志(符号)的掌控和调动的艺术,这本公共人的衰落中,演员是重点讲述的一个角色,人间戏台里,说每个人都是演员。演员和文本(剧本)之间的关系,演员的身份认同(自我意识)也是书里重点讨论的内容哈,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好棒的诠释了演员的角色功能,角色的带入能力以及作为演员的归位能力,演与真之间的边界。在跟陌生人交流中,人们都会有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动机,这个时候不会完全的用自然人呈现,就会开启“表演模式了”,演员就是多面人格的熟练的驾驭者,也可以对接到职业化。刚刚说到自然人,对应的另外一个角色,就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角色了:公共人,什么人是公共人呢?如果说自然人(私人)对应的是私人空间(领域),那么公共人对应的就是公共空间(领域),即在一个非熟人关系的领域的社会人,一个向着所有人(陌生人)的审视开放的人(阿鹏)。公共人,其实理解为一个人面相公共领域的人格会更好,每个自然人都有公共人格和家庭人格,以及自我的自然人格等多重属性,公共人格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心智成长造成的人格的分化。在公共人格出现之前,人是属于神的,没有人格这一说,自然也没有公共和私人之分,公共人和私人的人格出现是一个神格弱化后的情感适应社会结构的解决方案,大概就是本书开始的时候,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这一时期(陈勇和)。作为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籍,书中的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用相对的概念陈清它的边界,书中更多的提到的是陌生人 来 对应亲密关系的中的人,比如家人、朋友(字文辉)。那么这里是不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陌生人如何界定,朋友又如何界定?这个界定很难,因为人的关系熟悉程度可能彼此的认知都不一样,这个难界定的关系或许就是公共与私人这两条线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的很的一个因素吧,作为一个公共人的心智水平决定着公共与私人之间的边界的清晰程度吧,还有,一个个体成为一个演员,作为一个演员的自我意识水平决定着多大程度上能够进行私人与公共之间的转化和切换,要看公共人的表现我觉得要先去看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张旭兰)。随着关系中陌生程度的增高,作为公共人的表现越明显,作为公共人的属性越明显,也就越需要成为演员(七贤)。其实作为公共人不好说,反过来我们就来看对立的一个身份“私人”。
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出现过公共人与私人的模式,后来被基督教代替,成为了基督教的神格笼罩的公共秩序,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典制被复兴,这才有了新的公共人模式。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促使公共关系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就引入了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布尔乔亚人,(陈勇和)布尔乔亚,你可以理解为白领,没有生产资料的中产阶级人群。他们不是一个固定的阶级,而是拥有一定生活水平,但是依然在世界浮沉,阶级地位可能上升也可能下沉,只要拥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进行中上层社会的社交,并自由的进入公共领域的,都可以算作布尔乔亚。他们是没有特权的,其实现在网上依然在用布尔乔亚来形容各种小清新小白领,并且带有贬义,这个“群体”贯串了书的始终,同时也再不断的演变,到书本第三章写到的19世纪公共生活的混乱这一章节,就把巴黎的社会还原了。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远没有贵族阶级坚实,一个经济危机就能让他们破产,却还要标榜自己的雅致生活,与贫穷的无产阶级划分界线,不过在这里,我们应该把布尔乔亚看作一个中性词,他们是公共领域产生,变化,消亡的中坚力量,也是去中心化后文化导向的核心成员,去中心化是20世纪后的一个重要的意识现象,去中心化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去公共人格化,文中卢梭的思想,罗伯斯庇尔时代和中国建国后时代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公共人格统治了社会,公共人格被卡农化并被要求广泛执行,(阿鹏)我觉得去中心化和公共人格并不矛盾,拿你举的例子而言,这里形成的是集体人格。(陈勇和)其实去中心化指的是情感退出了公共领域,但是公共空间和国家的公共事务还在,去中心化是一种文化上的转变,举个例子,升国旗,过去式被要求集体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去中心化以后,升国旗的仪式还在,但你可以在此期间抒发自己发自内心的爱国心,也可以只当做一个过程做完就完,不当做情感,你的情感属于你自己,而不是公共的,仅仅利用了公共空间和公共事件,但公共人格已经不见了。(阿鹏)我的理解是19世纪人格对公共领域的入侵,个体人格进而变成一种社会范畴,进一步导致了个体的被动的沉默的退缩和后撤,人格集体人格的出现成为可能。(字文辉)我们从演化上来看:在18世纪的巴黎,民众对公共生活的参度是非常高的,这里催生布尔乔亚人的极度的享乐主义和白金主义,巴黎人民的热情非常之高,(陈勇和)我把18世纪形容为全民cosplay的时代,(字文辉)到了19世纪后期,城市化的迅速扩张,导致了人们更多的寻求自我保护,自我保护让人们跟多的回归家庭,人民逐渐撤出公共空间,这时候“张扬的人格”被无限放大,“英雄”成了人民的幻想补偿,“英雄”的人格被人们无限放大,政治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这个“英雄”的角色。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回归家庭以后,造星公司就开始造星了,造的星成为了人们精神的寄托(阿鹏)我恰恰觉得是情感介入公共空间导致了分化--导致社会形成以“情感取向”的分化--即去中心化。(张旭兰)@陈勇和 我赞同你的思路,但是我认为那是一种可能性和理想化状态,如何使属于自己的情感不对公共造成侵凌,公共人的衰落某种程度上讲跟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侵凌分不开,而这个侵凌中我认为,情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同时家庭却成为了一个防御结构,成为个人的避风港。(字文辉)公共人的衰落导致了群体意识的崛起,用作者的观点,这里付出了“共同体的代价”,@阿鹏 到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更倾向于公共人的回归吗?(阿鹏)我的理解是的。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人们从公共领域的后撤,导致了公共人的衰落,即亲密性的专制统治下,同时也丧失了心智成长中“公共资源”的链接。老大之前提到了心智成长的纬度中私人的和公共的资源。(陈勇和)个人情感穿透了公共人格直接表达(当然这个情感不一定是原始的),科技早就的新的媒介的产生也是功不可没,在这种模式下,网络结构的“饭圈”代替了物理结构的公共团体。字文辉@陈勇和 一切的变革,我觉得生产力的发展是核心推动力量,陈勇和回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心智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阿鹏)你们怎么看新媒体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勇和提到的这个点我很感兴趣。(陈勇和)自体成长和独立个体出现是后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必要心理因素(字文辉)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时代中的自我构建。(陈勇和)其实新媒体就不是公共空间,他也只是一个“饭圈”,喜欢的人关注,不喜欢的人毫无相关,圈粉是以某个人或者某种意义承载物来作为一个饭圈单独使用的卡农,这个要看这个人或物,或者说这个客体的意义承载模式和水平了。(阿鹏)我个人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在这个时代重拾这种“表演的能力”,作为一个演员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对我们的心智发展和事业都有莫大的加持。(陈勇和)我认为果壳科学人知识客观有趣,我关注,我认为血饮对经济的分析独到,我关注,客观有趣和独到就成了我关注的意义,果壳和血饮就是这个意义的载体,而天气,公共自行车,就知识一个功能性的左右,他只有公共空间意义,没有公共人格意义,仅仅使用而不是投入感情。(字文辉)这个部分延续的是当下的状态,用作者的理论可以理解为 人格的延伸或者集体意识的认同。(陈勇和)对,也就是19世纪人格继续入侵公共领域的结果。(字)而观众 则是作为一个被补偿者出现的。(阿鹏)新媒体极大的开阔我们和世界的链接广度和深度,但会不会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实在的人与人(陌生人)之间的接触?比如宅文化。(字)我觉得互联网时代 乃至将来的智能机器人的时代的到来,这个社会的动力和解构都会重构。(陈勇和)宅文化,其实成因很复杂,它和经济因素相关,宅文化诞生在泡沫经济破裂并且长时间没有起色的日本,是一种在共同退行的前提下产生的“饭圈”,宅这种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国家越发达但经济状况越糟,宅越容易出现,宅没有外部链接,只有和同样是宅的人链接,只是以宅这种内化挖掘的方式挖掘出了更多的符号,并且被和宅文化浸染,但没有退行机制的人群发扬了出去,这就成了我们现在说的比较多的二次元文化,虽然同源,但是心理学机制截然不同,它们反而是扩张的,在扩张的时候,基于公共领域的消失和个体化心智的发展,他们不要求自己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卡农,而是基于自我感情的流露,以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意义构建,以同好组合形成了“饭圈”,我收个尾~到了后现代,你问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在一个爱好上,他们的回答绝对是“就是喜欢呀”。微信讨论是人格的疯狂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