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勇气
开诚布公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需要对方怎么做,这在任何关系里都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亲密关系当然也不例外 ——偏偏在亲密关系里,很多人更愿意“猜” :我喜欢鱼头,但我猜你也喜欢鱼头,所以我专门吃鱼身子,把鱼头留给你。这也许是一份体贴的心意,但很多时候,误解也由此而生。为什么不开口向对方确认一下呢?
好的沟通有一些技巧,比如站在对方的立场,避免指责,用积极的、建设性的语言等。对大多数人而言,最重要的始终不是沟通的技巧,而是开口的勇气。
●新的沟通形式
反复沟通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跟沟通形式有关。一说沟通, 很多人都会关心沟通内容——讲什么。事实上比起内容,对关系影响更大的是沟通形式——怎么讲。包括语气、措辞、表情神态,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关系的地位判断……你肯定有过这种经验,对方嘴上说 “我不是说你不好”,但你听起来就是感觉自己被指责了。所以经常 是一方酝酿好了一大段发言,刚一开口说了几个字,另一方已经听不下去了:“还是老一套!” 这种情况下,要产生新的信息就很困难。说的再好的话,对方都还是按习惯的形式理解。
要想有效沟通,就不能只是改变说话的内容,还要换一种沟通的形式。比如,本来用嘴说的,改成写纸条。不仅要想出新的沟通内容,还要设计新的沟通形式。有些话说出来是一回事,送个小礼物,把要说的话写到卡片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了。 小小的变化,常常会让对方一愣。 而对于那些陷入固定模式的关系,这一愣,就是变化的开始。
●离开互补位置
家庭治疗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特点看似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实际上却是多个人一起“帮助”他维持了这样的特点。典型的例子就是 “懒” :一个人的懒需要通过其他人的勤快来维持。我自己不工作, 坚持不了多久;但如果有人养我,我就能一直不工作。如果一个人做 的事刚好补足了我的缺陷,允许我把某种特点保持下去,这种关系就叫“互补”。无论他是否承认,他都是让我得以继续我行我素的条件。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强势的一方和顺从的一方;不靠谱的一方和负责任的一方;犯错 的一方和反复原谅的一方……都是这样的互补关系。一方停下来了, 另一方就孤掌难鸣。 不过,这一点常常是我们的认知盲区。我们习惯于把问题归咎于 “某个人”,于是处在互补位置的人就会被看成“受害者”,他们做 的事被当成是“善意的”“无奈的”“不得不”,甚至有时候是为了 改变对方(“我是因为他越来越丧气,才不断鼓励他的”)。 如此一来,就很难让后者从自身的角度觉察:要改变前者的行为,他们需要先停下自己的反应,离开互补位置——乍一听像是把 “受害者”“好心人”当成了共犯,也让人委屈: “明明是他/她的 错,为什么要我改变自己?难道是我做错了?” 确实,亲密关系之间存在这样奇妙的互动:无所谓谁对谁错, 谁在帮谁或者谁在伤害谁,但两个人的行为总在互相影响。你改变了 自己(并不见得是说你以前做错了),就改变了你们的关系。关系变了,对方的行为也就变了。
●家庭生命周期
根据系统理论,家庭系统要经历六到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规则。比如两个人在二人世界的时候,关系非常甜蜜,等他们开始考虑结婚生孩子时就有了冲突,直到建立起了一套适应育儿阶段的关系模式。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不要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也会经历另外的挑战)。
无论愿不愿意,亲密关系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蜕变与重生。 在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困惑于“谁有错”(否则,为什么以 前行得通的现在行不通了?)。但是很可能没人犯错,只是到了新的阶段。就像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常说的: “你们是非常出 色的三岁孩子的父母,只是现在要学习做十三岁孩子的父母。”那就改变吧,迎接新的挑战。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关系的变化就不再有抱怨。 两个人对这件事达成共识,会更容易地适应这种生命周期的转换。
●去除三角化
在家庭关系中,两个人的关系有问题,当事人又不愿直接面对时,就有可能将第三个人卷入进来,达成一种三角的稳定状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成为父母矛盾的出气筒。夫妻关系出了问题,父 母却各自向孩子抱怨:“你发现没有?你妈/你爸的问题太大了。”把孩子一通折腾,两个人的情绪都有所释放,好像平衡一点了,但问题还在。不找“正主”解决问题,问题就永远在。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治标不治本,更不用说还给第三方带来难以名状的压力。因此,两个人的问题,永远更推荐两个人直接解决。 如果发现自己成了被三角化的一方,另外两个人就他们的问题向你寻求倾诉、安慰,或是请求你帮助他们讨要公道时,要学会说: “这是你们两个人自己的事,你们自己处理。”
另一方面,也要培养这样的敏感度,能够识别出哪些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卷入别人的问题,就要想想:有没有可能我也在利用别人的事,解决自己在关系中难以面对的问题? 要先找到正确的人,才会有解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