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上青天,已经到了骑虎难下,那就索性不要下,承诺了就要做到。请相信:日更“有肉吃”。
说到日更,那得感谢一个群友,有一天下午,我的乐羊赠书群里有位群友,跳出一个链接,我没有打开看内容,直接把他移除了群。因为群规明确规定:不能发与乐羊送书无关的内容。刚刚删除链接,手机铃声响起,打开一看,是段留言:这是原创作品,读写结合,和乐羊送书相关啊!可以吸引更多的群友领书。我对“原创”这个词很友好,回复:“抱歉,误解你了”说完又把他邀进群里,同时把她的作品也请进来,静下心拜读全文,发现这是一篇很有价值,很励志的文章,能指导人们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好读书、写作、运动时间,言辞诚恳,读者易于接受。
这时,我对这位群友的信任度慢慢增加,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交谈中,我得知他和我是同行,平时上班较忙,坚持每天日更。我对这件事很有兴趣,“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可以做到吗?”面对这样的提问,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写篇文章不是小菜一碟吗?就脱口而出:“可以,没有问题!”
说干就干,准备好笔纸,坐在桌前,脑子一片空白,半小时过去了,没有一个字想落在纸上,想写的内容太多,太杂,思路紊乱,一会穿越未来,一会儿回到童年。童年往事像泄洪的闸门被打开,一下子涌上心头。儿时的记忆越来越清晰,有感而发:《老妈是“教育家”》。大功告成,我发送到群里,发到朋友圈,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一遍一遍地读,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的确,能把自己感动的文章,才能感动别人。当投稿成功收录后,我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点赞好评给我了鼓励,转化为写作动力,决心第二天写出更出色的美文。
第二天清晨,我五点多就和温暖的被窝说再见,洗把脸,清醒些许,拉开台灯,拿起中性笔,仿佛这支笔重千斤,手握都有困难,“懒”字赢了,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醒来一看,着实把自己吓懵了,家人已经吃过了早餐。我快速收拾好,想到自己的承诺:可以做到日更。又开始伏案执笔,写什么呢?把《老妈是“教育家”》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了一遍。记忆随之又回到了童年,想起了母亲做的锅贴,包的饺子,擀的面条,烙的千层饼……儿时记忆像过电影似的一件件又浮现在眼前,《老妈是“美食家”》又诞生了。写完边默读边修改,印证了“好文不厌千回改”。当我的家人朋友看到了此文,“那是我的母亲:勤劳、能干……”
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赠人童书,手有墨香》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上千字,把赠书路上艰辛与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让儿童远离电子产品依赖,回归纸质阅读”的宗旨,最后一句“在乐羊教育公益赠书路上有我,还会有更多的送书大使”,巧妙地点明了公益队伍不断壮大。
当我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首页投稿》通过了你的投稿《赠人童书,手有墨香》,让我由衷地感受到:日更“有肉吃”。
隔了仅仅四天,我又收到通知:“你的文章《赠人童书,手有墨香》被编辑推荐到首页。”是哪位编辑推荐的,我想留言感谢,可不得而知,但我心存感激,让我想到了《伯牙绝弦》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想到了贝多芬遇到知音盲姑娘创作的《月光曲》。我尽情地享受日更带给我的幸福感。
在以后的日子里,日更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夜晚散步《夜幕年韵》“出生”了,翻翻去年去德国的相册,《异国餐趣》《“刺猬”跳,板栗“笑”》《畅游莱茵河畔》出炉了。打开微信看到红包《下吧,红包雨》呈现在读着面前……
朋友,请相信:日更“有肉吃”,切莫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