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伊而终
曾读过这样一句话: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
最开始读它时,总觉着有些激进。后来才明白,有些努力,真的挺让人焦虑。
我们用力地往手里筛一大把沙,以为拼尽全力就能握住,可它还是会不留情面地流。
人呐,总是什么都想要,也为此拼了命。最后,得到的不在意,得不到的又在妄想。
我们总说付出与结果不成正比,不断努力却得不到收获。可是究竟什么样的结果才会让你满意,怎样的努力才算收获。
我们不断地向前奔跑,却也总是忘记为什么出发。做不完的努力,来不完的焦虑。
〖☞1〗
大一上半学期结束了,以前高中的朋友也陆陆续续地从各个地方奔回家过年。前不久,朋友小许约我出去吃了一顿饭。
席间,我和她聊了聊彼此的大学生活。我们说了很多。可对于小许的大学,我只想用九个字概括:
大忙人,很努力,却焦虑。
在暑假,小许就听学长学姐说,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于是刚进学校,她就加了两个社团,一个学生会。
一学期下来,小许每天都在忙着做这做那,不是什么决策方面的事,而是一些搬椅子搬凳子的体力活。
最开始,小许以为每件事都需要从基层做起。所以即使每天起早贪黑,她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后来,她却变得越来越焦虑。每天夜晚,她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最后还是什么都得不到。
可世间事哪有这么容易让人明白,在忙人眼里,瞎忙也算忙,还能美其名曰充实生活。
〖☞2〗
即使焦虑,小许也没有停下。既然学长嫌她资历不够,那她就多做点事填补空缺。
在剩下的一小半学期里,小许看着别人考教师资格证,她也跟着一起报名。看着别人准备考研,她也买了一大摞复习资料,一头栽进了图书馆。
跑步,学习,考证,社团。小许每天都在这四个地方打转,每个地方都想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想做的事太多了,到最后一样也做不好。
人呐,总要有自己的主见。你眼红别人做出的成绩,开始盲目的跟风,却不知道那是别人的有备而来。
其实那些被人牵着走的努力,全都是在白费力气,还身心俱疲。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没有四只手四只脚,一个人的身体始终做不了两个人的事。
记得记录片《寿司之神》的主角二郎先生曾经说过:
“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
近年中国一直强调的“匠人精神”,就是希望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迷茫忧虑也会随之消散。
那些让自己看上去很忙碌的人,其实都是一个人在演独角戏。
〖☞3〗
向来缺少理科神经的我,数学就一直是软肋。于是,在高三那年的寒假,我下了一次狠心,一连买了好几本复习资料,在家疯狂地刷题。
等到寒假结束的时候,题确实也刷的差不多了,精力也耗够了。我满怀信心地等着入学考试。
拿着数学试卷,准备做后面的大题时,一样不会做,半路卡壳,一脸懵逼。成绩永远是爬不上的及格线。
二十天时间,我刷了四套题,夜熬到凌晨一点,可这个数学成绩怎么就提不上去?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其实是自己太急于要一件事的结果了,渐渐忽略了事情本身的乐趣。到最后,恨不得直接跳过过程见结果。
可不是每一次努力都能立竿见影,想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过程也许默默承受。
原来,那不是努力,是浮躁。
〖☞4〗
我们越来越努力,越来越焦虑,只不过此时的努力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焦虑。
心理学家研究说,越努力越焦虑的人往往会习惯性地默认这样一个原则: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带着压力。我们负重前行,塞满了太多的束缚。本来很纯粹的追逐变成了各类欲望的占有。
为了满足这些占有欲,你只能不断地努力。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却不知道,最后这些表层的占有欲更多转换成了本质上的焦虑。
但凡有一天你松懈了,就会觉着自己弄丢了什么,你习惯了瞻前顾后,非逼着自己把它找回来。
然后你惶恐不安,开始看别人怎么做。别人做出了点什么,就觉得自己也可以去尝试,自己也一定会成功。
你还没有评估过自己怎样,就对结果期望太高。把自己压着,逼着,从未给过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所以你会累,会崩塌,直至最后崩溃。
其实,我们都可以给自己一个空白期,既然跟不上别人的步伐,何不停下来坐坐,静下心来为自己的下一步做规划。
你看,“努力”这两个字是有空白的,它们不需要被焦虑塞得满满当当。
每一阶段发生的事都有它本身的意义,现在的自己也很好,别太着急努力,也别急着要结果,很多时候,激进是一种退步。
从今以后,愿你忘掉努力,爱上现在的自己。
——End——
我是从伊而终,一个小傻子。谢谢你看到了这里,祝你早安午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