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因为一段被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视频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遭遇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林恩为了营救暴露在枪林弹雨中的班长蘑菇而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而这一切被遗弃在一旁的摄影机拍下。
视频的流出,让美国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同时也让林恩和他的战友被捧为美国英雄。于是,在护送班长遗体回国后,B班得以有两周休假时间,在假期末,B班受邀一场感恩节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与真命天女同台表演。
影片采用了现实和回忆平行穿插的方式展开叙述,主要场景切换是在战场与赛场,赛场上的一切似乎离激烈的战场很遥远,而这,却恰好是林恩的另一个战场。
如果从战争的残酷和真实性去探讨,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李安会选择120帧技术。李安的电影并不浮夸,既不会刻意追求电影场面,也不会用力编造感人剧情,用120帧,或许是想更加鲜明流畅,真实得近乎赤裸地凸显人物内心,因为这样的真实所以观众更能贴近林恩的内心,感受到林恩的情感变化,他的选择。用李安自己的话来说,“你与电影及角色之间,将不会有模糊的隔阂。”
李安自己一直强调这不是一部反战片,但很明显这也不是一部主流电影。营救班长蘑菇时在避弹坑里与武装分子的近身搏斗,林恩用身上的匕首第一次杀了人。刀刺破人的胸膛的力量,静静流出的殷红鲜血,过度紧张带来的剧烈的喘息声,以及,就那样在眼前慢慢死去的班长。这一切,真实而诡异。观众此时应该想起影片之前林恩回忆里的在民宅搜查并带走伊拉克可疑武装分子的片段,家人小孩的哭喊,老人的无能为力痛苦不已。就像林恩一样。
而这一切,离赛场,赛场上的人,都很遥远。这样的剧情发人深省。
李安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剧情,这一点,在“中场表演”中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绚丽的灯光,震感的舞台效果,明星们俏丽的背影,而自己就站在舞台中央,很真实,却又很虚无。就像在水面上沉浮,禁锢中放纵。战场和表演舞台的场景切换,很容易将观众带入人物内心,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
既然影片名提到“中场战事”,就不得不去深思一下。林恩因为姐姐才去参军,而此时姐姐安排他留下,远离战场。在这两周的休假里,林恩被充斥着抉择,这又似乎是林恩的中场战事。战场并不恢弘壮丽,是现实的,因为是生活,而现实中的人们却给战场充填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每个人对战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林恩却是在真实经历着的。无论是在利益面前变得刻薄的地产商,看台上讨论着战壕里士兵是同性恋的观众,舞台上叫嚣着“滚开”的演员,还是说着“你不是应该回到战场吗”的自己深爱的女孩,他们都和自己离得如此近,但是却不能相互体会,相互理解,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李安强调的,这不是一部反战片,是因为,这是主人公林恩的情感,无论选择是否回到战场,这都是林恩自己的选择。这里,又不得不佩服李安的拍摄手法,因为他一直这样真实,这样无声的刺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