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为啥有些娃,一到天黑睡觉就不要妈妈,只要奶奶或爸爸?
3个有趣却又不陌生的小场景
场景1、千奇百怪的闹觉
天色渐晚,在一辆亲子旅游巴上,一群1~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闹觉。
不过孩子们闹觉的对象相当有趣,有些孩子闹着一定要奶奶抱睡;有些孩子闹着要爷爷,还有些孩子哭喊着要爸爸。
有位只有妈妈陪同外出的小男孩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定要姥姥,多次甩掉妈妈的手,让妈妈好不尴尬。最后哭累了,才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场景2、临睡前逃离妈妈
旦旦妈妈常常在其他妈妈面前抱怨说,旦旦跟她不亲。
有一天晚上,旦旦妈妈想要旦旦跟她睡,旦旦一开始答应得很爽快。母子俩在床上玩手影游戏玩得非常高兴。眼看到了10点了,旦旦揉眼睛想睡觉了,妈妈让旦旦躺下来,跟自己盖被子,没想到旦旦拒绝了:“不要,我要跟奶奶睡!”
然后一阵风似的溜掉了,让妈妈倍感失落。
场景3、半夜哭闹要姥姥
牛牛黏姥姥,牛牛是雷打不动地拒绝跟妈妈睡。
妈妈恼了,有一天晚上,待牛牛在姥姥的房间睡着后,牛牛妈妈把孩子抱到了自己房间。
但是,半夜还是出意外了,牛牛在睡梦中醒来看不见姥姥立即崩溃大哭,无论如何要找姥姥。姥姥闻声过来把牛牛抱走了,后半夜一直睡得很香。
留下沮丧的牛牛妈妈一直睡不着。
相信这些妈妈们内心是崩溃的——“我是孩子的亲妈呀!怎么回事?”
▷难道中了劳伦兹的“刻印”效应?
康拉德.劳伦兹是一名生物学家,最早提出亲子关系中“刻印”这一概念。他用鸭子做亲子实验。
他把一组鸭蛋由鸭子妈妈孵化,一组鸭蛋由机器孵化,分成A,B两组。A组的鸭子宝宝们破壳一刻看到的是鸭子妈妈;B组的鸭宝宝们破壳的一刻,见到的是劳伦兹。
接着,劳伦兹把两组鸭宝宝混在一起,随后故意惊吓它们,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带着记号的B组鸭宝宝们,在被惊吓后条件反射般跑到了劳伦兹身边。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些B组的鸭宝宝们也常常喜欢跟随劳伦兹身后,而不是鸭子妈妈身后。
劳伦兹认为,鸭子宝宝们因为第一眼看见的是人,所以把人当成了它们的妈妈,这便是“刻印”效应。
事实上,第一眼的“刻印效应”在人类亲子关系中是不存在的,第一年却很常见。
▷为什么第一眼的“刻印效应”在人类亲子关系中不存在?
想想宝宝出生时眼睛视力很弱,几乎看不清,并且宝宝们出生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产科医生或护士,基于第一眼的“刻印效应”,宝宝会把别人当成亲妈吗?不会。相反,初生婴儿会通过母亲的声音和体味寻找妈妈,那是宝宝在子宫外唯一熟悉、出生后还能找到的两种东西,是无助宝宝们的安全感保障。
但是,多少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一年“抛弃”了宝宝呢?
有些妈妈需要外出工作,跟宝宝两地分隔;有些妈妈出于某些原因,不仅不哺乳,晚上还不和宝宝同一房间睡觉,平时也很少跟宝宝亲近。宝宝们的安全感保障没了,想想都让人难过。
▷跟妈妈分离的宝宝们的两种命运
1、依恋关系缺失
19世纪,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曾经拍摄过一个黑白的简短的影片。片里是一群无法长期照顾宝宝的妈妈们生下的婴儿。
这些妈妈在生下宝宝的头三个月允许亲自照顾宝宝,3个月后,这些妈妈们便离开,把宝宝交给育婴园的护士。
在妈妈离开的最初几天,大多数宝宝有时还能愉快地咯咯笑或微笑,但在妈妈离开的一周后,宝宝们普遍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是反应迟钝、面无表情,便是脸上写满恐惧。
施皮茨认为,育婴园的护士们工作繁忙,每个护士平均要照顾7个小婴儿,并且她们大多是因为工作而履行照顾义务,因此未能跟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所以这些婴儿的依恋关系是缺失的,宝宝们的安全感和情感发展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依恋关系缺失的宝宝爱哭闹,常常希望有人关注,但也爱拒绝他人。
2、依恋关系发生转移
那些妈妈分娩了婴儿却不能在身边照顾的家庭,这些婴儿的主要养育者,比如家里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又或者是宝宝的爸爸或保姆,如果对宝宝充满爱,能够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那么这些宝宝对妈妈的依恋关系便会产生转移,宝宝们把情感寄托在别的养育者身上,而不是在妈妈身上,这便是上文3个有趣场景的解释。
那些不肯跟妈妈睡的孩子,即使他们平时可能跟妈妈玩得很好,那是因为这些孩子在一岁前跟妈妈分离或被妈妈忽视造成的,并且这种发生转移的亲子关系常常是不可弥补或难以改变的。为什么?
▷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很大的关系:
亲子关系→1对1玩伴关系→群体玩伴关系
1)0-1岁,亲子关系
1岁前,被视为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宝宝们通过与妈妈的互动,比如妈妈对宝宝有亲密的关怀和照顾,能与婴儿有充分的体肤接触,及时回应婴儿的哭闹,能通过行为或语言表达对宝宝的爱,在跟宝宝接触过程中,有充分的语言刺激,宝宝能时常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怀抱的温暖,听到妈妈爱怜的呼唤和说话,那么,这样家庭的母子或母女亲子关系常常能建立得很好,这些孩子最爱跟他们的妈妈睡。
否则妈妈这个角色被其他养育者代替,而这个养育者刚好能在体肤接触、情感展示、行为表现和语言刺激上,也能跟宝宝有充分的互动,那么宝宝的情感依恋对象便转移到了养育者身上,所以,这些孩子爱跟养育者睡,而拒绝跟没有和宝宝建立依恋关系的妈妈睡。
这决定了妈妈跟孩子日后的亲子关系的亲密还是疏远。
2)1-3岁,1对1玩伴关系
1岁后的宝宝,虽然对亲子关系还有渴求,但因为1岁前妈妈的缺位,即使宝宝1岁后,妈妈及时回到宝宝身边,这时母子母女发展的是玩伴关系,不再是亲子关系。
这些孩子能跟妈妈玩得很好,但实际上孩子们只是把妈妈当成玩伴,关键时刻,比如到了睡觉时需要100%安全感的时刻,孩子们需要的,却是那个跟Ta在1岁前建立了亲子关系的对象。
有些妈妈在孩子1岁前,虽然也跟孩子住一起,但因为上班忙、下班后也未能跟孩子有良好互动,孩子们感受不到妈妈的关注,也会转移依恋对象。
>>>>一位逗比妈妈的恶作剧
我身边有位逗比妈妈,她因为生娃后头一年忙于出国学习,未能跟自己的女儿在1岁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但女儿跟爸爸的关系非常好。现在女儿3岁,平时一家三口一起睡,但女儿不愿挨着妈妈睡。
有一天晚上,趁女儿睡着后,这位妈妈偷偷跟丈夫换了位置。到了三更半夜,只听见女儿大喊:“不得了啦,爸爸不见了!”随即看见女儿跳下床往房间外窜,一边跑一边喊“爸爸不见了”,找完隔壁房间找厨房,找完厨房找厕所……
后来听到爸爸的声音,孩子才走回来挨着爸爸又呼呼睡着了。
3)3岁后,群体玩伴关系
到孩子3岁后,他们常常发展为对群体的玩伴关系有需求,对与Ta有亲密亲子关系的妈妈或养育者虽然有依赖,但也能开始接受在幼儿园或非熟悉的寝室睡觉,跟小朋友们也玩得较好。
▷检验孩子安全感的一般方法
幼年时期依恋关系缺失或家庭养育方法的不当,会让孩子丢失安全感。安斯沃斯的“陌生情景法”,常常是检验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方法。
孩子安全感很好的表现:
1、当孩子6个月~3岁时
妈妈上班或外出,或婴儿的主要养育者暂时外出,孩子虽然一开始表现出不情愿或哭闹,但妈妈或养育者离开后,孩子很快能投入玩耍。到妈妈或养育者回家后,孩子会表现出高兴或希望亲近的行为,这样的孩子,安全感是正常的。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如果母子或母女的亲子关系良好,大多数会喜欢跟妈妈睡;如果跟其他养育者关系好,便喜欢跟养育者睡。
只要这些孩子的情感依恋对象稳定,而不是常常变换养育者,这样的孩子即使没跟妈妈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他们的安全感一般也是没问题的。
2、当孩子3岁后
比如上幼儿园,孩子能忍受跟妈妈或主要养育者暂时分离,虽然刚开始会表现出分离焦虑或哭闹或不舍,但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且跟小朋友们玩得很好。这也是安全感正常的孩子的表现。
3岁后的孩子,睡觉时一起睡的陪伴对象没那么挑剔了,也能开始慢慢尝试独睡。
所以妈妈们如果想要跟孩子建立一辈子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便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尤其要珍惜关键的头一年。
孩子跟谁亲?“睡觉”知道答案!难怪民间有种说法,说“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真的是充满哲理啊!
本文关键字:亲子关系、依恋关系、安全感、幼儿心理、家庭养育
幼儿说,一枚亲子心理咨询师,专注亲子关系、早期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