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实用分享帖,孩子遇到苦难时,家长应该怎么做?——“虽然不懂但仍旧努力”(以下内容来自美国育儿博士贝蒂的书《看见孩子》)
你的孩子很想画一个太阳,但是画出来发现一点也不像,离自己想要的太阳相差很远,于是他感到很沮丧,开始抱怨和发脾气。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最容易的选择可能是帮孩子画一个他想要的太阳。这样做的原因,或许是自己有事情要忙,希望孩子尽快停止吵闹,也可能是想帮孩子摆脱沮丧,让他开心起来。然而,假如你能够意识到孩子此时的挫败感,和他之后在学习和工作上将会遇到的挫败感并无两样,而此时此刻就是帮助他学习忍受挫折,克服困难以获得成功的最佳机会,那么你的做法就会完全不同。
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条时间线,时间线的一端是“不懂”(不知道怎么做,做不好),另一端是“懂”(能够成功做好),那么中间的部分就是“学习”区。任何时候,我们想要从“不懂”到“懂”,都必须经过中间的学习区。学习区天然伴随着沮丧感,会让人非常不舒服。而且,这个过程往往比我们预想的更长,因为我们总期待自己能够很快从“不懂”到“懂”。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学习者,那么我们就不能总想着要帮助他们快速离开学习区而进入“懂”的部分,而是要帮助他们停留在学习区,忍受尚未到达“懂”时的沮丧感,做到“虽然不懂但仍旧努力”。孩子能够在学习区停留的时间越长,他们就会越擅长做有困难和有挑战的事情,就越有可能成功。为此,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承认孩子此时的沮丧感,告诉他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帮助孩子理解,这种感受就是我们在尝试做有困难、有挑战的事情时应该感受到的,并且陪伴他去经历这种感受。
比如,我们可以把他的感受说出来:“画一个太阳真的好难,画不好的时候真的很不开心,很想把画笔扔了”。
我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比如“你知道吗?妈妈遇到困难也会特别烦躁,那种感觉太难受了!”并引导他去接纳这种感受,“这个时候,我会把手放在胸口,深吸一口气,然后告诉自己这件事感觉很难,是因为它确实难,而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我们要不要一起试试这个方法?”
第二,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帮助他建立起“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心。
比如,我们可以说:“宝贝,我知道你可以再多做一点点,我对你有信心,你可以做到。”或者也可以教孩子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可以做到!”“我喜欢接受挑战。”“这很难,但我能坚持下去。”
并且这个方法我们完全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下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就可以提醒自己,你现在正处在学习区,这种沮丧感是你当下应该感受到的。此时的目标不是尽快摆脱这种感受,而是努力在学习区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做到“虽然不懂但仍旧努力”。每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是在训练自己的大脑喜欢上困难的事情,帮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