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伤害和冲突往往来自彼此需求没被看到,或没被满足,或者满足的方式不对。
但你很少反思为什么需求没被满足,因为你提出需求的方式不对。
更可怕的是,当你用这样的方式表达需要时,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拒绝的位置上。
这样的方式有很多,我大致给它们分一下类别,这些方式中有的可能并不被意识到,却会直接破坏亲密,导致失控。
第一种:反向形成
意识上你可以理解为相反的语言或行为,举几个例子:
比如你会说:“赶紧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当对方真的要走,你就会更生气。
于是会说:“快点,把你东西全部拿走,再也不要回来!”于是对方真的收拾行李离开。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你会一把抓过作业本扔在旁边,冲孩子吼道:“快别写了,什么也别写了。”
孩子真的不写,你会更加愤怒,又喊到:“学校也别去了,上学对你来说根本没用!”
再比如孩子有时候会和你抱怨:“数学作业太难了,我恨死它了”,当你不让他写,他就会急得大哭:“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啊?”
以上都是“反向形成”,这本是心理学的一个防御形式,在这里我是指“用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需求”。
事实上,你真正的需求是:
“不要离开我”
“我希望你有效地写作业”
“我很想把数学作业写好”
但给对方的感觉却像是在“赌气”,好似这是你真正需要的。
上面例子还好,毕竟这时情绪和语言会不一致,当你说“别写作业”的时候是生气的。
但有时情绪和语言看起来“很一致”,对方就很难区分你的真实需要。
在这种表达的“压力”下,即便对方知道你不是这样想的,还是会发生你不想要的反馈,比如爱人会真的离去、孩子真的不写作业等。
之所以如此,是你采用的情绪和语言都代表“我不需要你”。
这是一种攻击状态,很有张力,对方会本能避开这样的张力,于是就会让关系破坏升级。
“好吧,既然你不需要我,那我就走,你可别后悔”,后面还有一句话——“反正是你让我走的”。
对方会顺势把过错推给你,事实也是如此,你正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成为过错方。
第二种:回避
你或许有这样的感受:要做某个决定的时候,你往往选择“逃开”。
去哪里吃饭、去哪里旅行、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你总会把选择权交给对方。
让对方决定,你采用的是:
“你来决定吧”
“随便吧”
“无所谓”
“你看着办吧”
......
当对方真做了决定之后你并不满意,甚至会抱怨:
“我就知道这个不行”
“你怎么会这样选择呢?”
“你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呢”
如此争执在所难免,关系会陷入僵局导致冲突升级。
你把决定权给对方的同时也把责任交给了他,你在回避自己的需要,这里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你也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第二种可能是你不愿承担选择失败造成的后果。
无论哪种,你都用回避的方式压抑了需求,导致自己对结果不满。
因为对方的决定都是以他的需要为出发点,很少会从你回避的态度里猜出你的需要。
“回避”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沉默”
沉默不代表你没有需求,而是认为需求对方接不住,或者把对对方的不满压抑着。
这也是充满张力的,一种“无声的”抗议或者“无回应”的状态。
此时,对方会本能地忽视你的需求,或当你不存在,关系的破坏已悄然发生。
第三种:指责与抱怨
这更为常见,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你什么家务都不干”
“光知道躺在沙发上”
“总是玩游戏”
“总那么晚回来”
“为何不回我信息”
......
这样的抱怨隐藏了你的真实需求:
“我希望你和我分担家务”
“我希望你多陪我一会儿”
“我喜欢你能及时回应我,否则我会很伤心”
采用指责对方提出需要时,需要一定不被看见,当两种情绪同时出现,另一方首先会考虑危险的情绪进行反馈。
你的指责抱怨本身就是攻击,是在伤害对方。那么对方的反应就是逃离、漠视、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