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靠家长,英语靠机构,语文靠校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鸡娃界流传着一句话——数学靠家长,英语靠机构,语文靠校内。英语数学老父亲老母亲们都可以找到路follow,但语文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天天在用,但是一旦反映到学科学习中,就一脸懵圈。怎么破?

接下来我们就仅仅是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对语文学习的看法。

文学素养vs语文应试 ,鸿沟难平

文学素养高的人,照理说语文成绩会好,但是实际上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与其说花那么多时间去提高文学素养,还不如用正确的应试技巧去把每一篇阅读理解当作理科题目解答。当然,我本身是非常反感没有任何灵魂的语文高分。

我最尊敬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我认为,语文考试只要一篇作文和一篇古文,就足够了。”深以为然。

这也是千百年来,我们固有的选材方式。写文章,从微观上能够体现学生对字词句的运用能力,从宏观上能考察学生通篇的布局和全文的脉络。此外,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方式。

但是,但是,但是,这个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客观的统一的评判标准,正如俗语说的“自古文无第一”,而且面对大量考生时候,筛选的效率低下。

那到底为什么文学素养和语文成绩的关系并不那么明显呢?这要从现在的语文考试模式说起。鸡娃群里一位语文老师说:“考试题目都不是(懂)文学(的)工作者出的,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是适合用来考察学生并且区分等地的。”

语文教学,给了我们一种规则,也许这种规则禁锢了一些东西,但是提供了一个公认的判别标准,让一切变得可丈量可比较。例如某篇课文中为什么用“记念”而不是“纪念”,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存在一定合理性的考试方式,为何会渐渐沦为应试技巧的比武场呢?命题者的初衷,是希望大家都能够普遍达到一定的素养,然后才能顺利答题。然而实际中,应试研究团队是非常强大的,你无需十八般武艺都会,只要会考的那几样就好了。

嗯,故事讲到这里,应该有结论了:

一是想要全面评估缺乏客观统一标准;

二是现有的比较客观的标准容易被摸透规律。

所以,文学素养和语文应试之间的鸿沟永远难以被填平。

课内语文vs大语文 ,寻找平衡

大语文,果然很大很红,但是物极必反。黑主要集中在为了大而大,为了炫技而炫技,让远离校园已久的家长觉得很牛逼,让抨击校内教学思维僵化的家长觉得很放飞。

引用一个我们家的现实,特别生动。一个自以为有一定文学底蕴并借助度娘的爸爸,会把一篇文言文直挺挺讲给熊孩子听,说到某一个关键字,会把注释强调一百遍;

一个披着华丽光鲜外衣的大语文名师会把文中的某个关键词掰开讲揉碎讲,会把这个字在古文中的全部意思都罗列一遍,正如“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

一个从事多年语文一线教学的妈妈,面对文中某个关键字,会举一反三地拓展两到三种其他释义——而这两到三种释义和中考考纲的要求一模一样!

上例中的爸爸已经算是努力参与的正面典型,只不过不太擅长而已;上例中的妈妈属于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上例中的名师,个人以为如果没有考试的压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熏陶,但是时间是第一资源,面对诸多学科和海量知识点,未免有点事倍功半。

不黑不吹说两句。对语文完全提不起兴趣的熊孩子,大语文把课内知识和大量文史哲周边知识串联起来,生动形象,确实不错。

但是如果为了应试,这个可以商榷。校外的学习,缺少准军事化的纪律约束,缺少落笔练习,学到的东西哪怕再好,不背不默,还是不会转化为输出。

再比如,某些家长给熊孩子报名了某古诗文付费打卡,号称每天八分钟,其实也不会去背诵默写其中的诗句,到后来也就沦为听听历史小故事,勉强算是积累一些作文素材我不会告诉你现在压根不听,每天直接打卡,为了奖励啊!

要说面对机构的语文学习,认认真真操练的有没有?我见过。朋友孩子参加了作文班,班上不少孩子,笔法确实老练,辞藻确实华丽。

我不黑套路作文,因为这是讲求效率,各学科是否达到边际收益相等。关于效率的问题,关键还是那句话:时间是第一资源。时间来不及用怎么办?从经济学看各学科时间分配。

最后,忍不住吐槽一句:见过某大语文的笔记,各种思维导图,各种换彩色水笔,我都勉强认可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太浪费时间了啊,有时间还是刷刷题吧!

应试技巧vs积累,时间都去哪了?

第一次为人父母总会走弯路,最好的弥补方法就是再生一个。但是怎么能保证避免了老大的弯路之后,老二的路一定是正道呢?嗯,不能保证,所以不生了。句句扎心,扎完以后来看一下我的家长们的观念变化历程。

一开始,也是跟着大部队一起着急,觉得什么都要刷,生怕来不及。后来听了高人点拨,认为所谓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有适合的人引导和点拨,就能够比较快地掌握。

但积累,是需要时间堆出来的。一个积累足够多基础知识和阅读量的孩子,在不得不应试的时候训练一两年,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

而一个一味追求技巧而忽视积累的孩子,到面临考试还有一两年的时候,不眠不休也补不回错失的积累机会。因为技巧可以通过针对性训练较快速提高,而积累只能慢慢磨。

淡定了不多久,家长们觉得自家熊孩子在面对(公办)校内阅读理解时候,也有点力不从心了。都不能免俗,缺啥补啥,相应的技巧还是捡了起来,找一些适合的饲料喂下去,还是有疗效的。可是语数外都要搞,时间去哪了啊?!积累的时间在哪啊!

至于家长们的内心,还是信任上述那位高人的观点——技巧好补,积累难追。对于技巧,也仅限于适合当前年龄段应知应会的掌握,不追求过于华丽的技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667评论 5 4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61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700评论 0 33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2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88评论 5 36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30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0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66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96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0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5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2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2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15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514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111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