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养生”是个既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反映了人们热爱生命,追求长寿的美好愿望。
“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的中国养生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施杞语——录自《实用中国养生全书》)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老,庄,孔,孟,诸子百家,历代都有重要养生文献传世。代表作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黄帝内经》,《淮南子》,《养生论》,《养生消息论》,《养生要集》,《食色绅言》,《颜氏家训》,《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养生四要》,《遵生八笺》,《老老恒言》等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养生”概念的诠释,《辞海》为: 保养身体。《辞源》为: 摄养身心。都很简明,但不具体。《实用医学气功辞典》对“养生”的诠释较为具体: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养生的内容很广泛,按《素问 . 上古天真论》中所说主要为: 法于阴阳,取法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来调节人体的阴阳; 和于术数,进行一定的预防保健,抗衰防老的锻炼; 食饮有节,饮食定时定量,注意饮食宜忌,适当进行食疗; 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不妄作劳,不过度消耗体力,脑力,适当掌握其一定限度。此外还要进行一定的精神修养,保持乐观的情绪等。晋.张湛《养生要集》叙中列养生内容为十项: 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室,反俗,医药和禁忌。”
“养生”要首明理,重实践,贵坚持
首先明理,明白各种道理。大自然的规律是道理,如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月交替,阴阳转换等; 大社会的规则是道理,如道德准则应当遵循,法律法规不可违犯;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等; 我们自身的气血运行,新陈代谢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的生活节律不能紊乱,生理极限不可逾越等等。只有明白道理,才能适应与顺应。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重在实践。光明白道理还不够,尤其是养生的方法要靠实践应用去产生作用。结合自己的职业和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方法,脑力劳动者侧重于肢体运动的方法,如走步,体操,跳舞,打太极拳等;体力劳动者侧重于放松肢体,消除疲劳的方法,如躺卧,睡眠,打坐,站桩,打牌,下棋,散步,聊天等。此外,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疗,按摩等。只有经过实线验证,才能知道什么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方法。
贵在坚持。有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要坚持去做,养成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必能收到延年益寿的显著效果。
“养生”实践是人一生的事情
有个谜语,谜面是: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时三条腿。——打一动物。谜底是:人。把人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幼少青时期,第二阶段为青壮中老年前期,第三阶段为老暮年时期。就生活能力而言,第一阶段由完全被动过渡到逐渐主动,第二阶段就是完全主动期,第三阶段又由完全主动过渡到完全被动直到生命终止。
人在第一阶段的“养生"实践是由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实施的。除遗传因素外,体格发育,性格形成,习惯养成,与家庭教养,生长环境,物质条件等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现在对孩子娇生惯养已成普遍现象,其他暂且不论,婴幼期的“四条腿”(即爬行玩耍)现象已很难见到。婴幼儿除了睡眠外,总是有人抱着,或坐于小孩车内,这样不利于颈椎,腰椎和四肢的生长发育;又如喂育过饱,影响智力发展等等。
第二阶段尤其是青壮年时期,体格健壮,精力旺盛。大多数人忽视养生,不注意休息和睡眠,拼命劳动工作,透支体力脑力,突破生理极限,埋下疾病隐患。俗话说,老来时的病,大都是青壮年时“种”下的。奉劝如今的青壮年朋友们注意劳逸适度,不要重复老一辈人的“青年时拿命换钱,到老年以钱买命”的现象。
第三阶段是人生的“黄昏”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余热微,也应尽发挥。既是余热,就要省着用。要省脑,省心,省力,省言。放松心情,放缓节奏,放慢速度。尽发挥不是尽快发挥,而是尽情发挥,尽量发挥,尽力发挥。
身体衰老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战略上要藐视衰老,但战术上要重视衰老,认真对待。比如人们进入到“三条腿”时期,就要使用第三条腿——拐杖,防止跌倒,摔伤骨折,使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儿女负担。
养生的内容,长寿的要素
遗传和未知因素除外,养生的内容和长寿的要素虽是两个概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故且合为一谈吧。古人把它们总结为十项,前面已经提到。现就我个人的理解,无非是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与物质交叉层面三个方面。精神层面的如积极进取的思想,豁达大度的胸怀,乐观开朗的性格,淡泊宁静的心态,和睦温馨的家庭,真诚和善的邻友等等; 物质层面的有适宜的居住环境,适当的饮食营养,适合的经济保障,适时的医药调理等等; 精神与物质交叉层面的如适度的运动(劳动)锻炼,适情的文体娱乐活动,高雅的曲、剧、书、画欣赏,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上面所谈似乎太笼统了,就算是“指导意见”吧。那么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呢?还是那句老话,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每个人情况不同,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方案。(在该文中篇再向大家推荐一套适合于大多数中老年人群的养生保健方法。敬请关注。)
(《有关“养生”的话题》是我学习实践养生知识的心得体会,曾分十次陆续在微信朋友圈和有关聊天群中发表,得到不少朋友点赞鼓励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和新老朋友交流讨论,修改完善,现借《简书》这个优秀平台再次整理编辑为上、中、下三篇并发表,企望得到专业学者和朋友们的批评指正。)
作者 YSL言书乐 2016年8月16日 2022.09.14 修订 2023年8月23日再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