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读书是秀给别人看的,只是证明自己很努力地读了书,很上进,那你就是把自己坑了……
或许你还相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高调。如今看来可能只是幻觉。
如果你没有真正理解读书的意义,如果你没有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读书,甚至仅仅把书买来束之高阁,终归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坑!
且不说那些极端的,把自己读傻了,变成了书呆子的。
读书高论说已经过时。话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才有机会读书,普通劳动人民根本买不起书,买来了大多也不识字。所以读书看起来是显得有身份、有逼格的一件事儿。
但现在不同了,只要想,人人都能买到和读到大量的书。我们也不能拿读书来展示自己的优越感了。读书也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所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最终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个生活既包括精神生活, 也包括物质生活。
只是让读书停留在表面,而不是真正带给自己成长的,都是耍流氓。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坑!
且不说不少人发现自己读书不少却还是摆脱不了单身穷屌丝标签的。
话说这“书中有这有那”说,来自宋朝的某某皇帝,他老人家在读儒学经典时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有感而发,人家自然不缺黄金和美女,兴之所至时,读读儒书,搞搞艺术,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但我们一不小心,却被麻醉了好多年。
读书本身自然不是坏事,但也不能过分标榜。比如我天天哼哧哼哧啃书就是被逼的。因为我答应了别人每天都写点东西出来,而当我想写东西时,因为思考的深度和阅读的广度常常不能支撑我流畅、精准的表达,所以我必须要读书。毕竟读书在我看来,是一件最容易、性价比最高的输入方式。当然,你也可以有其他更适合自己的渠道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为我要一直写,写,写……所以我很自然而然地、要保持读,读,读。
我的随缘读书法,坑?
除了要写东西而被逼迫着多读,我还比较信奉随缘读书法。不过,这个方法貌似也是个坑。
当年的我相信,读书也是讲究缘分的。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读到了一本正确的书,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无涯的书海里,恰好遇到了。这是多么妙不可言的缘分呐!
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读书少了。毕竟缘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如果缘分太轻易、说来就来,岂不被鄙视为“滥情”。就跟床可以说上就上,但爱情不是说来就能来的。
说到随缘读书法,让我莫名联想到了少年时代玩dota和LOL时的“随缘补刀法”。稍微分辨下,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随缘补刀法坑队友,具体表现为当自己这边补刀数还没突破个位的时候,对面都已经多出了一个大件(豪华装备),然后这边拉着队友一起被完虐;而随缘读书法只坑自己。因为大多时候随缘就是随意,读过的往往很快就忘干净了,下次再遇到还是跟新的一样。可见,缘分只让你“一见钟情”,并不负责让你“刻骨铭心”。但每次都当作第一次,往往却是爱情保鲜的秘诀呢。
当然我也是收了随缘读书法好处的。比方说,中学时代写作文,高逼格素材不缺,轻松收获了高分;再比方说,跟人聊天,唬人的谈资不缺,常常满足了虚荣心。
今天要谈的先到这里告一段落吧。最后引用雾满拦江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一切输入都是被动的。只有主动性输出,才能够让我们的阅读升值。
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
是时候恢复日记时代了,不一定非要手写。就拿手机好了,每天阅读不一定是读书,有可能是朋友圈里的鸡飞狗跳,记下三言五语的心得,写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凑足一个月,打印出来,装订成册。这种日记的价值,不只限于整理思维,正如胡适所言,日记最大的价值,是留给后人,让你的后人知道,你做为先祖,也曾努力、认真、负责任的在这世界上生活过。
我有缘分读到这段话,我也很认同,那么就这么办吧。认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希望你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