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四种人性假说,今天,我们来具体一下孟子所持得观点:人性本善。
孟子提出性本善得观点,公都子提出了疑问。公都子认为,告子相信的人性无善无恶,也就是环境决定论,是有依据的。在贤明君王统治的时期,人民就是善良的。但是在昏庸君王统治的时期,人民就是恶的。在公都子看来,人性有善有恶的观点也是有依据的。比如舜的父亲,他想要杀掉舜。可就算舜当上皇帝之后,依然孝敬父亲,父亲也没有改变,这就是因为本性是天生就决定的。而这个时候孟子提出了性本善这个观点,公都子就想问,孟子难道认为其他观点都错了吗?换句话说,公都子是在质疑孟子性本善的观点。
公都子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质疑,是因为在战国时期昏庸的君王,昏庸的人可是不少,这怎么能说人性本善呢?我们来看孟子时怎样回答公都子的。
孟子回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的观点是,仁义并不是后天外在加于人身上的,而是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善的,从而可以展现出仁义。正如孟子拿杞柳和桮棬做的类比。人性是善的,正如杞柳的本性是柔软的,所以人性才可以展现出仁义,杞柳才可以被做成桮棬。
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恶人呢?这是因为那颗本来向善的仁心被遮蔽了。不过就算这样,本身的那颗人心还是向善的,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这就有了应然和实然这一对关系。所谓应然就是应该展现的样子,而则是实际展现的样子。性本善,就是应然。人性应该展现出善,不过现实,却不一定如此。
关于善的应然与实然,还可以在另一端文本中得到验证。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这里的“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意思就是一个人若要是没有侧隐之心,那么这个人简直就称不上是一个人。也就是说只要是一个人,就一定会有恻隐之心。之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展现出恻隐之心,还是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所有人都应该有恻隐之心,但是实际上,却不一定。
孟子又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那么既然“四端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还要扩而充之?(这里的充就是指扩充,也就是学习)
虽然孟子认为性本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必然就能展现出善,要想这样,则需要擦亮那颗心,它放出光亮。就是通过扩充,学习来擦亮。
那么,扩而充之可以怎样理解呢?其实这就是一个立己达人的过程,也是儒家士大夫修炼的过程。对于立己,在我们学生阶段,就是不断擦亮自己的那颗仁心,在此同时,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又分横面和纵面。横面就是扩展知识的广度,让知识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方向。而纵面就是知识的深度,在一个领域深下去,不断去碰触此领域知识的边界。
而达人,就是在做好自己后,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你的心是不麻木的,它已经在发光。展现出了孟子所言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