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关于本书
主人公于连不甘于一辈子当农民,娶个女仆过小日子,他通过自身奋斗挤入上流社会,并得到贵族女性的垂青和爱慕,一时成为人生赢家,最终又落得一场空。司汤达借个体的境遇来投射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风土人情。
核心内容
司汤达撰写《红与黑》的初衷,是想通过个体的际遇来精准地记录当时法国社会的现状:保守的波旁王朝遭遇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挑战,社会矛盾激荡之下,最终以7月革命完成了历史的进步。小说中的于连终究无法和保守的法国社会抗衡,以悲剧收场,而《红与黑》则凭借犀利的刻画以及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启发。
一、书名《红与黑》中的“红”与“黑”的深层含义
世人曾对此进行过各种解读。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认为两种颜色代表了两种社会上升通道:红为参军,黑为教会。生活在19世纪初的法国青年,特别是社会底层青年,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一般有两种途径,加入军队,或者成为教士。
红色也可能代表左翼的自由派,黑色代表教会支持的保皇党。司汤达的高明之处在于用高度抽象的颜色引发读者的联想:黑色可以是压抑、黑暗、阴谋,红色可以是革命、激情、鲜血。或许,每一位读者心中都有自定义的红与黑。
二、出身贵族家庭的司汤达和他的革命情怀
司汤达生于1783年,6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可以说,司汤达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荡涤着革命激情,依次经历过攻占巴士底狱、法兰西共和国成立、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在雾月政变的第二天,司汤达来到巴黎,原本是来投考巴黎理科综合学院的。但身处革命浪潮中,司汤达果断放弃了理科男的前途,经表亲介绍,在战争部谋得了秘书职位。不要以为司汤达是个文弱书生,他跟随拿破仑远征过意大利,也亲历了莫斯科远征军的溃败。司汤达虽然出生在保皇党家庭,但他的个人情感偏向拿破仑,甚至想过刺杀路易十八。
三、波伏娃眼中的司汤达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花了不少篇幅来论述司汤达,她十分赞赏司汤达的女性观,比同时代作家要先进许多。司汤达笔下的女性有血有肉,而非刻板的程式化形象。尽管司汤达每次还是会让男主角爱上像市长夫人那样较为传统的良家妇女,但他在《红与黑》里毕竟给于连同时安排了另一个离经叛道的女朋友玛蒂尔德作为对照。玛蒂尔德敢爱敢恨,甚至最后亲手埋葬了情人于连的头颅。对玛蒂尔德的人物刻画令当时的读者手足无措。所以,在波伏娃看来,司汤达有这等突破已经很了不起了。
四、司汤达和“少数幸福的人”
司汤达对“幸福”两字情有独钟,他十分喜欢引用一句献词:献给少数幸福的人。《红与黑》中也引用了这句。这句话出自一本不太有名的英语小说,书名叫《维克菲德的牧师》。但这本书影响到了简·奥斯丁、狄更斯等一批英国作家,也是司汤达学习英语的课外读物。《维克菲德的牧师》里的牧师坚持真善,他的价值观与世俗不合,因为“恶”在现实世界里不可避免。司汤达喜欢引用这句话,可能是因为觉得只有极少数的人坚持忠于自我,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拥有真正的幸福。
五、《红与黑》的经典伟大之处
一部作品想要担得起经典的名头,那它在写作风格、小说主旨等方面就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给人历久弥新之感,《红与黑》就是个好例子。首先,小说揭示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仍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巨大空间;其次,司汤达抛弃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中扁平化的女性形象,他赋予了女性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这点赢得了波伏娃的赞赏;此外,作者成功塑造了于连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几乎成了“野心勃勃”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
金句
1. 于连,一个社会底层青年,他不甘于重复父辈的生命轮回,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法国社会的壁垒,为自己谋得上升通道。如果说于连是有罪的,那他背负的原罪就是所谓的“非分之想”,他觊觎某些本不属于他出身阶层的权利。
2. 司汤达的写实风格与其浪漫情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在《红与黑》中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对立统一,缺一不可,最终构成其独此一家的魅力。
3. 于连将利己主义作为信条,但他其实没法按照这种信条生活,他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能读懂上层社会的暗码。他骄傲地虚伪,但不是每次都足够虚伪,真正成熟的虚伪可以将虚伪掩藏得不露痕迹,他始终做不到。而这种矛盾恰恰是于连身上最动人的部分,按照伍德的说法,这是“司汤达的伟大创新”。